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文化润疆”,以山西非遗的名义!
—— “一带一路晋疆情”2020年山西非遗援疆行综述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0-30

□记者 王斌

第一阶段展演任务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

10月15日~24日,“一带一路晋疆情”山西非遗援疆行活动开展。以山西非遗的名义,展演小分队用自己的辛苦付出和完美展示,为“文化润疆”工程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种文化滋润边疆大地


高丑和老人的唢呐绝活,赢得满堂喝彩。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非遗节目展演,展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家渠市的各个社区进行,第二阶段是在“黄河号”援疆旅游专列上进行。不管是哪个阶段、哪场演出,山西非遗小分队都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了出来,让“非遗之花”绽放在了边疆大地。

从节目内容来看,具体承担此次展演任务的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本着“短小精悍,优中选优”的原则,精心准备了极具代表性的8个节目,包括绛州鼓乐、唢呐绝活、蒲州梆子、提线木偶、万荣面塑、绛州木版年画、临猗眉户(二胡独奏)和心意拳。这8个节目呈现了鲜明的河东非遗特色,表演者大都经验丰富,每到一处都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除了非遗节目展演,山西省非遗中心还策划了诸多主题活动,包括图书捐赠、专题讲座和影像展播等。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山西省非遗中心主任牛晓珉,作为主讲人给大家带来的“山西三宝”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讲座,更是把山西的非遗精粹进行了提纲挈领式介绍,让人受益匪浅。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为了控制演出时长,每个展演节目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精心打磨。蒲剧名家赵天成在3分钟内,展示了自己深厚的帽翅功和髯口功,动作干净利落,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在“黄河号”援疆旅游专列上,山西非遗小分队适合在列车上展演的3个节目被保留了下来。绛州木版年画传承人吴百锁的大行李箱内装得满满当当,里面准备了6块不同风格的木版,还有六七百张裁好的红纸。一路走来,这些印上版画的红纸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吴百锁忙得不亦乐乎。难怪运城市非遗中心主任李筠霞和山西省非遗中心的张娟,都当起了吴百锁的助手。 

一种互动根植文化种子

绛州鼓乐表演,震撼人心。

为了真正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山西非遗小分队将展演形式不仅仅局限在节目演出上,而是注重与台下观众进行充分互动。

每次表演结束,提线木偶的两名表演者都会走向观众,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通过手中的8根长线掌控木偶。在捏泥人的环节,年轻的“老艺人”赵锐最受欢迎了,他的周围总是围满了好奇的小朋友。孩子们都想要一个“小猪佩奇”,家长们则想瞧瞧这种面塑艺术究竟有什么诀窍。姚生吾的二胡独奏也赢得满堂喝彩,有爱好者专门来到后台向他请教二胡知识。

吴百锁的绛州木版年画最有参与感了。不管是刚放学的学生,还是买菜归来的社区大妈,都有机会亲身体验一下其制作流程。拿着自己的作品与吴百锁合影留念,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压轴节目,高丑和老人的唢呐绝活演出道具也成了聚焦点。演出之前,各种花样的新奇道具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许多人都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

李筠霞说,此次援疆工作是一次文化交流,我们不但要送“文化大餐”,还要种“文化种子”,要让山西和运城的非遗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根植在每个人的心田。她说,这次展示对于运城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也意义重大。“每一次演出都能听到大家询问‘来自哪里’,‘山西运城’一时间成为这里众口相传的热词”。 

一种付出彰显敬业精神

年轻的面塑“老艺人”赵锐,最受欢迎。

在此次展演过程中,山西非遗小分队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

10月15日下午,从运城“飞”到乌鲁木齐,4个小时的旅途劳累,再加上时差,让大家都深感疲惫。即便这样,刚下飞机,他们就坐上大巴,直奔第一个演出现场——共青团农场青城社区。等到演出结束后,他们返回酒店用餐时,已是晚上10时。

因为是室外演出,条件比较简陋。在青湖路街道办事处友谊路社区,为了上下场方便,大家就把化妆室设在了广场一隅。赵天成把镜子放在一个大石块上抹油彩;赵锐坐在一条长凳上,把小箱子平放在自己的双腿上,就开始捏面人了……

条件再简陋,演出质量不打折。不管是哪一场,大家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进去。

有的演出场地之间相距较远,有时一天要连演两场。赵天成的准备工作最繁琐。他每次演出都需要化妆、戴帽、穿戏服,然后再脱戏服、卸妆,总得半个小时。中午时分,气温较高,他头上缠了一层又一层,勒得生疼,还热得不行。问及是否辛苦,他笑着说:“很荣幸能到这里演出,再辛苦也值!”

出发前,一名队员家里临时有事,稷山安福艺校校长苏安福放下手头的一摊子事,亲自带队客串当起了配角。心意拳传承人吴建国,每一次展示都毫不含糊,拿着九节鞭闪展腾挪,大汗淋漓。

几番奔波,绛州鼓乐队的马永珍感冒了。在台下,虽然喝了感冒药,她的脸上仍有明显的倦容。但一到了台上,马永珍立刻神采飞扬,丝毫看不出正在生病。她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

类似这样让人感动的事情还有很多。一路走来,山西非遗小分队不仅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技艺,同时也展现了一种精神和一种情怀,让人肃然起敬。展演工作也得到山西省非遗中心和山西援疆指挥部的高度肯定,希望来年能继续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

采访中,当地一位退休老干部感慨地说:“党中央前不久刚提出了‘文化润疆’工程,你们就来到我们这里,这政策落地的速度真是太快了!”

天山雪松根连根,晋疆人民心连心。当山西非遗小分队完成全部的工作任务之后,回想起一次次经久不息的掌声和一张张漾满笑意的脸庞,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会收获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与文化的分享有关!与晋疆人民的友谊有关! 

摄影:记者 王斌

援疆旅游专列上,吴百锁(右一)展示木版年画。

山西非遗小分队,在援疆旅游专列前合影。

山西省非遗中心主任牛晓珉(左一)为“优秀表演者”颁发证书。

赵天成的髯口功表演,精彩绝伦。

姚生吾的二胡独奏,韵味十足。

3套河东系列丛书,赠予五家渠市晋知图书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