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平陆:托起山区教育的希望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10-17

编者按

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

市委书记丁小强指出,牢牢把握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百姓的声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就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即日起,本报推出“守望河东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基层行”大型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我市各县(市、区)近几年来教育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十三五”以来运城教育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方面的成就。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教育更是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未来。

距离平陆县城约30公里大山深处的常乐镇中心校留史教学点,仅有3个年级7名学生。记者在这里了解到,这个“袖珍小学”有序地进行着各项教学,所有课程均已开齐开全。坚守在这里30年的教学点负责人董转森老师告诉记者,只要有一个学生,他就会坚持下去。11岁常煜田小朋友高兴地说,在这里她很快乐,将来她想成为像抗疫英雄一样的白衣战士。

在平陆,正是有像董转森老师一样的2858名山区教师,用他们羸弱的肩膀,扛起了伟大的山区教育。他们用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一代接着一代,一年接着一年,以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从而让像常煜田同学一样的27597名山区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心中有了远大的理想和美好的梦想。这就是平陆教育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真实写照。

学校办到了家门口

“我们的学校很漂亮,我在这里上学生活各方面都很好,学校宿舍教室都是新的,老师对我很好,我很喜欢我们学校。”平陆县直初中初二学生陈佳艺高兴地说。

“我的孩子上初二,就在家门口不远。接送很方便,学校教学质量也很好,老师很负责很敬业,比我们还在心呢,孩子在这里很快乐。”一位学生家长李武平告诉记者。

从学生和家长的话语里,记者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给他们带来的满满的幸福感。

平陆县直初中位于平陆县城的南端,是一所高标准的寄宿制学校。该校是平陆县为了解决城区孩子上学问题、发展县城均衡教育所建设的。校长孔令章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县城的学位严重不足。2017年9月,县政府投资近一亿元,建设起能够容纳1500多名学生的县直初中,而且是寄宿制学校,极大地解决了城区孩子上学的大问题。学校的硬软件设施在全县初中处于领先位置。近年来,为了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县直初中坚持文化引领、人本至上的办学理念,秉承崇文报国、敬业乐群的校训,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引领着平陆初中教育的发展,得到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好评。

同样与县直初中一墙之隔的县直幼儿园,也是该县2017年投资建设的一所高标准的幼儿园。在建园之初,该园就定位为普惠性幼儿园,按照4位一体建设,各项教玩用具均是一流,师资力量也是最强。县直幼儿园的设立极大方便并解决了县城群众孩子入园难问题。近年来,该园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低廉的收费深得群众满意。学生家长王大爷满意地说:“这里的环境优,教学质量好,孩子在这里可快乐呢!”

近年来,平陆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该县教科局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大力支持贫困县教育工作的政策,有效发挥机制引领作用,加大投入力度,通过科学规划,积极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配置,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各项保障制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从2016年以来,该县先后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城区幼儿园、乡镇幼儿园29所,全面解决了城区幼儿园入园难、农村幼儿入学远的难题。5年毛入园率达99.6%。在全县义务教育方面,该县通过积极建设新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化解学校债务、提高班主任津贴等方式,加强和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提高教师的待遇,使全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大为改善。目前该县基本形成了布点均匀、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学校发展格局,同时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及优质教学资源全覆盖,让广大师生享受到了智慧教育带来的知识能量,助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县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8.6%;贫困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

特色教育遍地开花

“快,传球!”“好球!”

刚进入常乐中学的大门,就听到该校足球场上传来阵阵欢呼声。这所位于平陆山区农村的中学,足球成为该校的特色之一。近几年,作为唯一乡级初中代表,该校连续三年代表平陆出征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2015年,该校被教育部授予“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校长宋文龙告诉记者,面对目前乡村中学生源严峻的情况,他们从校情出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特色教学,教育管理上,追求规范、细节;教学工作上,追求合格、均衡;学校发展上,追求特色、和谐。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快乐成长。目前学校风气正,学风好,教学质量优,在今年初二升初三年级考试中,全县排名第一。

说到特色教学方面,县直幼儿园的教学是将满满的乡愁记忆融入快乐的教学当中。该园将地方民俗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孩子们身边,让孩子耳濡目染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该园民俗教学中心,布置着平陆农村农耕的各种农具及各种生活器具,在体验民俗的琳琅满目的“街区”,让人仿佛置身于过去年代。园长刘学军告诉记者,在孩子们快乐学习之余,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近年来,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方面,平陆教育是全面开花,花开满园。该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发区盘南小学,借助民间艺人和特岗教师的力量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普及到每位学生;县实验初中专注于打造“书香校园”,用阅读照亮师生的未来;西侯中心校的特色美术教育和“感恩教育”,教育孩子们从小懂得爱、回报爱;实验小学以“经典诵读”和“珠心算”为特色,致力打造特色名校;西街小学用“幸福西小家文化”,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圣人涧小学开设了“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实验课程等特色教育。

十三五期间,平陆县教科局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提高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稳步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构筑高效课堂;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全县义务教育始终围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这一重点,重规范教学行为,重学生习惯养成,重课堂教学改进,办学效益和育人素质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优质内涵发展。

教学质量跨越发展

在2020年高考中,平陆中学柴新宇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一时间,山区小县平陆的教育让人们刮目相看。近日,在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平陆县荣获“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县”荣誉称号,平陆中学荣获“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习校”荣誉称号,平陆中学校长贾科周代表发言。这是近年来平陆教育在追求质量提升、超越发展的具体体现。

“作为学生,我在学校感受到的是保姆式的服务,老师们就像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让我们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说起学校,平陆中学高三622班学生杨书琦同学感动地说。

高三老师吴海燕说:“作为一名从教9年的特岗教师,平陆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将青春的热血献给山区的教育,全心全意投身教学中,这里的每个学生都和自己的孩子一样,让他们都走向理想的学校、实现人生的梦想是我最大的心愿。”

两位学生和老师的心声代表了目前平陆中学目前的学情和教情,也是该校倡导的“激情教育”的真实反映。

面对近年来生源不理想的情况,平陆中学针对校情提出了“激情教育,超越发展”的办学理念,让学校真正实现了“校园行动跑起来、课堂学习动起来、争分夺秒学起来、三餐两睡快起来、个人集体比起来”的激情飞扬的场景,实现了教学质量大的提升。

近年来,平陆县教科局结合新的中高考改革方向和评价导向,系统规划中高考三年备考工作,重视基础年级的教学质量提升,高起点高标准落实考试要求,持续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确保备考工作的系统性、持续性、稳定性。以《课程标准》所要培养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指导,引领中高考备考方向,认真研究把握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和考查效果,开展命题改革研究活动,引导教师深层次研究各类考试题的考查方向和能力要求,注重学生学科思维和优秀学习习惯品质培养,全面增强备考效率。该县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得到全面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处于全市第一方阵,屡屡在省市级教育教学活动中捧得大奖,中考质量处于全市中游位置,高考成绩跨越式提升,综合排名位居全市第四名,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五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平陆县教育砥砺前行、艰辛奋进。平陆教育人认真落实“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在教育的目标任务、投入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改革尝试,激活了社会各方面支持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得到夯实,教育活力得到增强,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平陆教科局局长裴幸渠说。

东方风来满眼春。对于全县“十四五”的发展,平陆教育人信心满满。在未来平陆教育事业发展中,该县将继续加快推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继续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不让每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因贫辍学;继续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力争学前教育再上新台阶;继续深化高中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持续推进名师培养和名校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提升工程,促进平陆教育跨越发展。平陆教育人决心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上初心不改,使命不变,扎实进取,托举起山区教育的明天!记者 李宏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