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京”字源起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9-03

中国历史上,都城一般以“京”称之。“京”最初是一个地名,后来才用来指称国都、首都。这一点为现代语言学家杨伯峻所发现。他在所编著的《春秋左传注》中说:“京本周祖公刘所居之地名,《诗·大雅·公刘》‘笃公刘,于京斯依’是也。其后镐京、洛邑俱亦称京。”

公刘为周族历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先祖。《史记·周本纪》说:“周后稷,名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从这段记载来看,公刘为周祖后稷的四世孙。唐尧时,后稷担任农师,掌管农业生产,始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一带)。后来,其子不窋由于夏太康政衰,失去农官之职,被迫西迁戎狄之间,改耕种为畜牧。唐代地理著作《括地志》称:“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弘化县为今甘肃庆阳。是时,周人主要在今甘肃北部一带活动,不窋之孙公刘恢复农耕,带领族人南渡渭水,迁回陕西,重新从事农业生产。周族从此开始振兴。后世作《公刘》以歌颂他的功绩。

(《学习时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