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9-02
唐太宗最著名的战马就是“昭陵六骏”。昭陵是太宗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的九嵕山上,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贞观十一年,太宗命令把他征战所骑的六匹战马雕刻在昭陵以纪功,由著名画家阎立本画图起样,良匠用六块青石板刻成高浮雕,每块高约172厘米、宽204厘米,是典型的纪念性雕塑。“六骏”分两列东西相对地放置在唐太宗陵前,马头均朝向南边的陵寝。从南向北,西侧依次是“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东侧依次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太宗亲作《六马图赞》,由欧阳询书写,以表达对“六骏”的怀念之情。太宗的图赞以精练的语言评价了自己所乘战马的特点。“六骏”均为“马之良才”,是从西域波斯马种群中精选出来的;“六骏”刚毅神俊,骁勇善战,出生入死,临危不惧,像六位屡经沙场、屡建奇功的战斗英雄。“六骏”象征了太宗一生所经历的最主要的六大战役。
“六骏”石刻是一个沙场驰骋的英雄时代的象征。晚唐李商隐《复京》的“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韦庄《闻再幸梁洋》的“兴庆玉龙寒自跃,昭陵石马夜空嘶”,对“六骏”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表达了无限的追怀之情。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六赞美“拳毛騧”:“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飙风”;苏轼有五言古诗咏赞“昭陵六骏”应时而生:“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同时赞美了唐太宗的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襄阳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