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张全民:传播国学的力行者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08-04

□记者 陶登肖 范楚乔

▲张全民给论语班学生上课 记者 张国平 摄

近年来,国民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学热”持续升温。在这股热潮中,很多热爱国学的人投身国学传播事业,研习经典,教书育人。方山书院负责人张全民,就是其中的一员。

张全民先后当过教师、乡镇党政负责人、中学校长,因为热爱国学,他数十年如一日研习经典,学习国学。退休后,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联合创办方山书院,身体力行传播国学,传授经典,让国学走进更多学生和家长的精神世界。同时,他还热心公益,多次组织国学公益讲座,分享学习心得,帮助无法完成学业的孤儿继续读书。

办书院 传国学


“杨振宁小时候曾读过《孟子》,他说这本书带给他的启发,令他受益终生。不是说所有读过《孟子》的人,都能像杨振宁一样取得大的成就,但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张全民说,不能有意夸大学习国学的作用,但系统有效的国学教育,可以使人们获得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多年前,当还是学校教师时,张全民就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诵读国学经典,和朋友探讨传统文化要义。后来在担任乡镇党政负责人、中学校长期间,他在工作之余仍会抽时间学习,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向身边的人传播国学。

“我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素养,收获内心幸福。”张全民说。

退休后,张全民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花费了4年的时间,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参观各类国学馆、国学培训机构,想要找到一种更科学的国学传播方式。

最后,他选定了书院这种传统教育模式。有了想法之后,张全民便四处奔走,寻找合适的合伙人,为书院选址,筹备各项事宜。

在9名合伙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书院地址定了下来。

万荣县孤峰山半山腰闲置的空房子,在他们的改造下,变成了书卷气息浓厚的新型书院。

为了给书院取名,张全民花费了不少精力。他查阅了许多资料、史书,发现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孤峰山附近曾有一座书院名叫方山书院。因此,他们便决定,新建的书院名字也叫方山书院,有传承前人办学之意。

最初几年,方山书院主要组织中小学生冬令营、夏令营,短期内组织学生集体诵读《论语》等国学经典。2019年,书院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资质,开始长期招收小学生,开设全日制课程,包括读英文原著,保障孩子们全面发展。

“我们做的工作其实是奠定孩子熟读经典的基础,保持他们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先给孩子们进行国学启蒙,大一些再学‘四书’。教材由经典原文编排而成,学习时以诵读为主,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张全民说,重点不是教授知识,而是让孩子们跟着老师在大自然中生活、感悟、学习。

一人学 众人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走在环境优美的山间,耳边传来琅琅读书声,让人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在记者参观书院的过程中,不时看到学生向同行的张全民鞠躬、问好,他都会停下脚步,向学生回礼。

“看到这些彬彬有礼、儒雅大气的孩子,我心里很有成就感。”张全民说,教育要关注内心、关注人。成绩的差别只是表象,其根源在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甚至家庭教育。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单纯提高学习成绩显然是不够的。

张全民认为,书院教育可以更好地弥补学生在道德、人格塑造方面的缺失。读经固本,读史开智。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多读经史,十分有益。

近几年,张全民每年都会应邀参加上百场的国学知识传播主题公益讲座,主讲《孝经》《道德经》等传统国学经典。这项活动,也让他收获颇多。

“好的讲座,就是让观众听完之后,对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内心产生共鸣。哪怕一场讲座之后,只有一个听众由从前不读经典到主动找书读,我的付出就有意义。”张全民说,“什么是文化传播?这就是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有更多的人勇于自觉地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

发一己之心愿,尽一己之力,创造一个求知的环境,引导身边的人读书。这是张全民创办方山书院的初衷,也是宗旨。

不仅如此,张全民还热心公益事业。从运城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得知一孤儿上学困难,他立即将其接到自己的书院读书,并免去所有食宿费用。他还向市慈善义工联合会承诺,以后凡是有上学困难的孤儿,都可到方山书院免费就读。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