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侯 珍时间:2020-04-24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更是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在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谈谈感受。
整体性:从理念上认识到环创是一体化的
格式塔心理学提供了一个环创研究视角:即把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强调整个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对整个环境的知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为幼儿创造对幼儿有影响的、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环境。认识到环创是一个整体,无论是色调还是装饰、设施,无论是格局还是区域。
美感性:从美学角度上认识的渐变过程
室内美感的营造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区域的美感创设,墙饰的美感创设等最终都是为了把整体美感呈现给人的,所以在局部创设时候要考虑美感的整体性。整体美感的呈现在主题、特色、理念等方面定好之后,在具体环创的时候,要契合整体的表现,要处处与整体的表现思想一致。
适宜性: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阶段幼儿,由于正处于秩序养成的时期,整齐有序的室内环境利于幼儿成长。可以用蒙氏的环创理念来进行室内规划布局。室内物品要尽量整齐摆放,呈现整齐的韵律美感。要认识到色彩刺激能对小班幼儿视觉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小班幼儿已经能够辨认红、黄、蓝、绿、橙、紫等基本颜色,但对灰色的辨认能力较差,出于幼儿视觉神经发育的需要,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色彩刺激。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其视野范围有限,顶面较少关注,挂饰吊饰除非降到成人高度,否则不建议采用。
中班幼儿,对事物认知有了一定水平,且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个时期,要增加幼儿的美感教育,同时幼儿自主活动增加,要提供丰富材料。瑞吉欧体系的环创较为适合这一时期幼儿。
灵活性:室内格局要灵活多变
①设施布局避免平均设置,要有疏密感,可与区域大小结合。②用色要有色调感,求同存异,增强丰富性,可以主动设置色调,并将室内事物进行贴、刷,以营造色调感。大班格局上可以减少区域数量,增加区域的综合表现性。墙面可设双层视域,且双层视域是有机整体,以成人及幼儿视觉范围的交集作为视觉中心位置,联系起来为一个整体。
环境创设直接关系到幼儿设计、发展和想象力的培养,可以尽情地发挥幼儿的想象空间,让幼儿在环境中学到知识,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他们每天自己也参与到布置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作为孩子成长重要阶段的一名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实践学习、快乐玩耍中实行有效有目的的方案。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在一个舒适且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内心的积极性,对以后学习生活的感知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结合我们平时在环创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更新观念,真正做到让环境会“说话”,让环境跟幼儿互动起来,实现让环境为幼儿服务。(作者系河津市第二幼儿园教师)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