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北京称“都”自辽起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03-31

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了青铜器簋。簋身刻着字,大意是说:“周王说,太保,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所以命克做燕地的君侯……”

太保是个官衔,此时的太保叫姬奭。可太保姬奭要在周朝廷上班侍奉周武王,没工夫管燕国的事,就让大儿子克去管理燕。克作为真正的第一代燕国的父母官,感到特荣耀,臭美之余,就把这件事刻在了他上台时铸造的青铜器上了。

那么,燕怎么就变成北京了呢?古代因为频繁地换君王,地名也就不断地改呀改。自西周至唐的1700余年间,北京作为北方重镇经过了13个朝代,名字也换过好几个,幽州、涿郡、范阳都是北京的曾用名。不过那会儿这里都是边远小县,不受重视。唐代时,这里有点地位了,叫幽州。而正经称“都”,应该是从辽国开始的。

公元938年,即五代十国期间,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北京及天津、河北、山西的部分区县)被那个臭名远扬的石敬瑭当作礼物送给了契丹人。于是北京成了辽国的陪都并改名南京。爱看金庸小说的都喜欢《天龙八部》里的乔峰,本姓萧,萧峰。萧大侠就是镇守辽南京城的。

公元1125年,金朝灭辽。1153年,海陵王把金朝首都迁到这里,扩大了规模并改称金中都。这一年,北京正式成为一个大国的首都。 (《北方新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