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后安子漫步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宁永强时间:2020-03-05

芮城县东章村人习惯上把村南平地泛称为南安子地,而把村后的丘陵沟壑地泛称为后安子地。

午饭后,雪雨渐歇。约表弟去后安子地里转一圈,经高家巷,沿老粉坊旁的土坡上行走。

昨晚以及今早的雪雨,使得土坡道湿润而又松软,散发着新鲜的泥土味道。路边的野椿树和崖枣树光秃秃的枝丫上,还留着清晰的雪痕雨迹。枣刺上看得见,悬挂着的晶莹透亮的水珠子。

老粉坊今已是面目全非,不见了往日的烟气缭绕。豆腐坊和醋坊,已为羊圈与鸡舍所取代,闻不见豆腐和醋的香味。

立在槐树咀上,看得见整个村子的轮廓,隐约在灰色的雾气中。我问表弟看得见他的家吗,他放眼望了望未置可否。我眯起眼睛仔细搜寻,在村西侧找见了一栋粉墙黛瓦的房屋,那便是我的家。

继续沿坡道上行,只见两边一层层的梯田地遍植花椒和槐树。看庄稼识主人,虽然现在看不到一棵庄稼,但看地里的情形也就把主人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勤快人家的地里耕耘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见一棵草,而懒人家的地里,要多荒芜就有多荒芜。

继续前行,便是去黑鱼潭的路。表弟对东头的地名很是熟稔,走一路都能叫上名字。他指着右前方说,那个圆疙瘩是碾子岭,那个高台地是寨子岭,那个长条状的是葫芦巷,这条沟是小刺嘛沟,这条沟是大刺嘛沟……而且能说出其所属的变更。

东章村的土地只有一部分平地在村南,大部分土地都分布在村北的丘陵沟壑地带。村民有口歌描述是“73个磨疙瘩,84个箅柯杈,有女不嫁东章家”。

村西部以丘陵地为多,村东部以沟壑地为众,所以村西头人每日劳作主要是把粪肥往上拉,把收成往下拉。而村东头人则是把粪肥往下送,把收成往上搬。

我说,总体来看,村东头的人比较勤快,也重视土地耕作与管理。早年在大集体的时候,村东头的粮食生产量就老高过村西头的呢。

表弟说,村西地多在岭上,加之天旱少雨自然有影响。可也有说“东头三条沟,抵不住西头一道峪”。

前方一道土岭,表弟说那就是土地爷岭。他指着下面一大片花椒地说,这叫茂才沟。我说,给我在土地爷岭前照张相。

照完相,我们离开去黑鱼潭的路,经一块荒地下到茂才沟,再往前就是大刺嘛沟。

茂才沟遍植花椒树,经营管理非常到位。土地耕耘得仔细松软,看着就滋润。花椒树修剪得利利落落,长势旺盛。村民把浇地的水管已经铺设到了地头,原来的旱地也变成水浇地了。

向阳崖根出处,有我认得出的也有我叫不出名字的野菜,依然郁郁葱葱。脚下发黄的枯蒿,散发出缕缕淡淡的清香。崖畔边上,一株老柿树裸露出黑色的根部,却还顽强地活着。树虽无语,但枝头遗留着的干柿蒂,证明了它对根下那一片土地的回报。

见一棵酸枣树上有红橙橙的酸枣,小心翼翼摘几颗放进嘴里。看似饱满圆溜的酸枣,其实干得只剩一层薄皮包着个枣核。轻轻咀嚼,来自大自然的酸味,即刻叫人动容。

大刺嘛沟是村东头的一道名沟,早年由山洪冲积而成,土壤肥沃,是难得的良田好地。与此相邻的还有小刺嘛沟,曾经栽植有满沟的杏树,所以也叫杏树沟。

在一处叫有功五亩坪的地块,他指着西侧的三眼残破的土窑洞说,这就是当年八队喂头牯的地方。当年生产队时,为了耕种以及采粪方便,每个生产队都在后地里建有简易的牲畜饲养处。现在多数都已坍塌损败毁,幸运遗留下来的已是那个时期的痕迹,于荒芜落寞的山野间,守望那曾经的过往。

沿大刺嘛沟下行返回,表弟如数家珍,每一块地都能说出主人家的名字以及相关的人事。

槐树上结的槐豆夹,密密麻麻,泛出蛋黄的颜色。想起小时候把干槐豆夹采集回来,奶奶一番泡洗拾掇,蒸成槐豆麦饭。那真是一道口感和味道都不错的美食,而且还有清热祛火、活血醒脑的功效呢。

及至村口,才觉得两只鞋底都积沾了厚厚的一层黄泥,连裤脚处也糊了一片黄泥。使劲踢起一脚,一块黄泥随之雀跃般飞向半空。

哈哈,后安子地这一趟漫步,真的好爽!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