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瓦当:屋檐上的艺术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1-14

古时的瓦是圆形的陶片,入窑烧造而成,主要用于覆盖屋顶以遮风挡雨、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瓦当俗称瓦头,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也是屋檐顶端的盖瓦部头,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房屋轮廓的作用。瓦当的形状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其图案设计精美,融绘画、雕刻、书法、工艺于一身;其纹饰主要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被称为屋檐上的艺术。

瓦当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到了春秋晚期形成较完善的模式,各诸侯国烧造和使用的瓦当种类繁多,且各不相同。秦时瓦当纹饰取材广泛,以各种动物形象为主,图案写实生动。汉代瓦当工艺有了巨大发展,做工精细质朴,宫殿楼台屋顶瓦片上的模印文字多作篆书,后世书家篆刻常模仿瓦当风格入印。除了出现祈福的吉祥语篆体文字,纹饰题材还有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瓦当锐减,以卷云纹为主。唐代莲花纹居多,宋时主要为兽面纹。到了明清时期,开始以琉璃瓦为皇室用瓦,多用蟠龙纹,以游龙为多,或双龙戏珠,或回首而望,或游于海涛,或舞于彩云。随着普通民居砖雕的迅速发展,瓦当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关于古时收藏瓦当,最早的记载来自于北宋王辟之所著《渑水燕谈录》(卷八事志):“秦武公作羽阳宫,在凤翔宝鸡县界。岁久,不可究知其处。元祐六年正月,直县门之东百步,居民权氏浚池,得古铜瓦,五届破,独一瓦完。面径四寸四分。瓦面隐起四字,白羽阳千岁,篆字随势为之,不取方正。始知即羽阳旧址也……武公之初年,距今千有七八百年矣。武功游景叔方总秦凤刑狱,摹刊于石,置之岐阳宪台之瑞丰亭,以贻好事者。”秦武公为春秋时期秦国国君,曾修建羽阳宫,后被毁,直到北宋哲宗赵煦元祐六年(1091)才发现出自羽阳宫的一块瓦当,这说明千年前,瓦当已成为文人雅士的收藏品了。

(《中国纪检监察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