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金名片”托举城市形象新坐标
——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精彩盘点(下)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01-02

记者 杨红义 张晓丽

102处国保单位,雄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大河之东》,将河东文明推向世界;“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前景可期……深耕细作文化资源,匠心打造金字品牌,全力托举运城城市形象的全新坐标。近年来,我市立足独具特色的“六大文化”,围绕打造“华夏文明根祖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采取“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保护,稳步推进“文明守望工程”,以“金名片”托举城市形象新坐标。

102处国保单位全国夺冠

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62处,山西省入选79处,我市新增12处,以102处雄居全国地级市的第一名。

文物是财富,更是沉甸甸的担当。自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每年200万元提高至1500万元,并逐年增加。

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为加强我市国保、省保单位中古建筑类文物的科学保护,我市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的“文物保护、规划先行”的原则,加大“一规划三方案”编制工作力度,先后编制完成了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禹王城遗址、上郭古城及邱家庄墓地、绛州文庙、临晋县衙、万荣东岳庙、芮城城隍庙等12处国保单位的整体保护规划。全市国保单位中的62处古建筑类文物全部编制完成了《修缮保护设计方案》,绛县太阴寺、新绛福胜寺、白台寺、绛县文庙等8处单位编制完成了《环境整治方案》。

此外,自2017年开始,我市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重要国保、省保单位的安防、技防或消防建设。2018年,投入400余万元,挑选出19处有壁画、彩塑,木石砖雕等珍贵艺术构件的文物单位,作为第一期智能综合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单位;2019年,我市完成了万泉文庙、太赵稷王庙、福胜寺、夏县文庙等十余处国保、省保单位的消防安全工程。在全国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结合运城为盗墓重灾区的实际,我市挑选上郭古城及邱家庄墓地、新绛冯古庄墓地、万荣汾阴墓地等5处遗址、墓地类文物单位和8处国保古建筑单位,作为第二期智能防范重点。    

文物建筑认领认养是山西“文明守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市多举措、多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组织开展“文明守望工程”。有企业家个人认领认养修缮保护,贵州高源煤业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刘学珍捐资30万元对稷山县苑曲村龙王庙正殿、戏台进行修缮保护,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有企业直接认领认养投资保护,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对河津市小张村戏台和玉皇庙进行保护修缮;也有村民集体认领认养修缮保护,如万荣县北牛池村村民集资85万元对解氏祠堂进行整体修缮保护……目前,我市已认领认养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23处。

鼓乐舞诗剧《大河之东》再攀高峰

掌声,还是持续不停的掌声……直到演职人员五次谢幕后,观众才意犹未尽地离开。2019年5月19日晚,鼓乐舞诗剧《大河之东》在深圳大剧院上演。或轻或重的鼓点,或慢或快的舞蹈,勾勒出了“五千年文明看河东”的庞大架构和丰富生动的叙事,让鹏城观众近距离了解了河东之地的悠久历史和多样民风。这是《大河之东》的“始发站”。

从高原到高峰,匠心打造文创精品。《大河之东》是我市历时两年半打造,通过不断打磨提升而成的大型鼓乐舞诗。该剧融合了鼓、乐、歌、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河东地区影响华夏文明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名人故事为题材,选取最能代表河东鼓乐(舞)文化精髓和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母本元素,通过留根续脉、坚实基因、多元塑形的创新,以适于舞台行为的情景叙事、精妙的语言表达、唯美的鼓舞形态,完美解读演绎了“五千年华夏文明族根在河东,古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看运城”的主题。

2019年9月9日、10日,作为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演出剧目之一,由我市倾力打造的大型鼓乐舞诗《大河之东》,震撼亮相西安广电大剧院。继在深圳、上海等地展演之后,《大河之东》此次走向大河之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亮丽,成为我市文旅名片与观众见面。借此机会,我市还向观众推介了舜帝关公忠孝文化游、鹳雀楼大唐陪都文化游、永乐宫道教文化游、后土祠黄河根祖文化游、裴氏宗祠古代将相文化游、舜耕历山原始森林生态游6条精品线路。

2019年10月28日和29日晚,《大河之东》在山西大剧院精彩上演。之后,该剧在全国各地的巡回演出从未停歇。

“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渐入佳境

2012年11月,“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6年7月,《运城市关圣文化建筑群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的要求,“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第一阶段工作已全面完成;2019年4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举行了晋、鄂、豫三省关于“关公史迹”申遗工作的推进会……

“关圣文化建筑群”包括解州关帝祖庙和常平关帝祖祠两部分,是全国始建最早、面积最大、规制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建筑群。其形制、建筑艺术、文化内涵等均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近年来,我市将“关圣文化建筑群”申报世界遗产作为非遗工作的“重头戏”,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以此带动全市非遗工作不断提速。

2018年,我市启动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收到81个申报项目,经过专家组进行评审和实地察看,共评出60个市级推荐项目。同时组织申报河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编写了《河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工作手册。

2019年,我市完成了第四批96名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认定工作和第五批5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认定工作,全市省级非遗传承人达到187名,稳居全省第一。

非遗走出去,才能更好促进文旅融合。演艺•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是我市挖掘河东历史文化资源,为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通过精心组织排练一批独具特色的演艺表演节目,在条件允许的景区进行表演。如今,非遗演出进景区,在我市已成常态……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