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人民警察白木仁:和平年代依旧不惧刀枪炸药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2-09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记者 王靖)“在繁华的城镇,在寂静的山谷,人民警察的身影陪着月落,陪着日出,神圣的国徽放射出正义光芒,金色的盾牌守卫着千家万户……”在父亲白木仁墓碑前,同样从警的莎入那和满都拉唱起了这首《人民警察之歌》。

每每站在父亲的坟前,莎入那和满都拉总忍不住忆起往事,泪眼蒙眬中,爸爸清晰的面容,淡然的微笑,专注的眼神,又浮现在眼前……

白木仁1963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今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他是蒙古族,1980年参加工作,1983年调阿拉善左旗布古图苏木司法局任司法助理员,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白木仁参加公安工作,在阿拉善左旗公安局豪斯布尔都苏木任公安特派员,二级警司。

1994年10月21日,接到一名歹徒身缠炸药,要炸死一牧民的报案后,白木仁迅速与其他同志前往查处。他面对身背炸药、手持引爆品的歹徒,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只身一人与歹徒斗智斗勇,寻找制服歹徒的时机。下午4时,丧心病狂的歹徒突然引爆炸药,白木仁同志壮烈牺牲,年仅31岁,谱写了一曲人民警察大义凛然、无私无畏的壮丽赞歌。

自1992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白木仁刻苦钻研业务,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两年多共侦破各类治安案件、刑事案件20多起,收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35000余元。他密切联系群众,先后义务为牧民修车30多辆、送草170000余斤、买粮5000斤,受到群众的赞誉。他曾被评为阿拉善左旗公安战线先进个人,荣记三等功一次。

1992年冬天,白木仁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时,来到老牧民王沙尔的家。一进门,便看见老人正坐在地上哭。原来,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可他家的饲草还没钱买。牲畜是牧民的命根子,如果不赶在下雪前把饲草备好,牲畜过冬将成问题。

白木仁当天便用自己的工资和不多的积蓄为王沙尔买回了所需饲草料,解了老牧民的燃眉之急。得知白木仁牺牲的消息后,王沙尔哭着说:“这么好的警察,怎么就走了呢!”

1994年7月的一天,在阿拉善盟和屯池劳改大队服刑的一名人员,外出劳作时趁机逃跑。时任驻劳改大队武警看押队队长的刘河接到通报后,立即与同事乘车追捕。追捕小分队追至阿拉善左旗豪斯布尔都苏木时力量不足,求助于白木仁。“只要他踏入豪斯布尔都苏木,就不可能再逃脱。”白木仁斩钉截铁的回应,让刘河印象深刻。

不久,刘河接到消息,逃犯被抓获了。原来,那天白木仁送走他们后,就带上干粮、水壶,骑摩托车在戈壁滩上搜寻了100余公里,还向广大牧民群众通报了情况,直到当天深夜才返回驻地。第二天一大早,白木仁就到出入豪斯布尔都苏木的各个路口巡查,发现了逃犯。白木仁扑上去将其制服,还从对方身上搜出了一把刀。为了表示对白木仁的感谢,劳改大队特意做了一面锦旗并写了感谢信。可还没来得及送出,白木仁就牺牲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