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任凯丽时间:2019-1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我们党开启的一场新的自我革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清醒与自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再提初心,重申使命,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正当其时。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我认为可以从3个维度去把握。
理论维度:初心与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之“源头活水”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谈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民谋利益早已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就明确写在我们的旗帜上。所以,人民立场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初心与使命是对无产阶级使命观即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们要建立一个自由的联合体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和终级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终极目标,是无产阶级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历史维度:初心与使命是对党近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
回望中国近现代史,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使命与梦想。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了苦难深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之发生变化,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一大批仁人志士都探索过救国救民的道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始,就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正如歌词所唱,“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如果说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那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是让中华民族站得更加坚定、挺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如歌中所唱,“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我们走进新时代,民族复兴强起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的历史。
文化维度:初心与使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俗话说,水有源木有根。中国共产党人有两个祖宗,一个是马克思,一个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孔夫子,因为中国共产党植根于古老的中华文化。
初心与使命传承了中华文化中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孔子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主线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主张仁政,主张为民爱民,这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一致的。《礼记·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好的教育、好的医疗、好的养老、好的保障非常相近了,只是孔子讲得更加文雅一些了。关学的开山鼻祖北宋大儒张载,有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为生民、为万世,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有为民爱国的家国情怀。所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源自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作者单位:盐湖区委党校)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