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崔萌时间:2019-09-26
身中十多刀,其中致命伤就有六刀。年仅24岁的热血男儿宋乔,在他人生命受到威胁的危急关头,用血肉之躯将其揽在身后,结果自己却倒在血泊之中。经过8小时的抢救,终于挽回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58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57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我市市民宋乔,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这一荣誉,是两年后给予宋乔最大的褒奖。
侠肝义胆,彰显男儿本色
如果没有发生那天的事情,宋乔的人生轨迹应该是这样的:研究生毕业后读取博士学位或出国留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过着平凡且幸福的日子。
时间回到2017年国庆期间,宋乔24岁。10月3日那天,在重庆交通大学读研究生回来的宋乔,与母亲在运城市区偶遇同住在紫薇香河湾小区的杭女士,他们相约到某餐馆吃饭。杭女士与宋乔的妈妈在一起跳广场舞时认识,但与宋乔并不熟悉。
13时30分,杭女士与宋乔的妈妈排队刷卡买饭,宋乔在座位上看管东西。不料,期间杭女士与一名男子因误会引发争执。该男子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威胁杭女士:“信不信我捅死你?”随后该男子举起刀戳向杭女士,刺伤了杭女士的胳膊。这一幕正好被宋乔看见,他一个箭步从座椅上冲过去,一边连连劝解,一边将杭女士护在身后。
宋乔的出现惹怒了该男子。男子说:“多管闲事,你找死啊!”说着,他挥舞着刀向宋乔扑来。宋乔急忙把杭女士推向一边,用身体死死抱住男子。没想到,该男子用刀在宋乔的胸部狠狠刺了几刀,顿时血流如注。但即便如此,宋乔仍死死抱住男子不撒手,以防他去伤害别人。凶狠的男子又朝宋乔背部、颈部连捅几刀。宋乔倒在地上,恼羞成怒的男子又用刀在宋乔的头部、肩部一阵乱扎……
宋乔终因伤势过重,昏迷过去,倒在了血泊中。男子见状,仓皇而逃。经过医生8个小时的紧急抢救,终于挽回了宋乔的生命。但在宋乔身上,也留下了深深的伤害。此后,宋乔多次辗转西安、北京等医院接受治疗。
宋乔的事迹引起了盐湖区、运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8年,经群众和社区层层推荐,宋乔被评选为盐湖区第七届“十大道德模范”;2018年他荣获第五届运城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和“运城好人”称号;2019年2月,宋乔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向宋乔伸出援手,关心、关注宋乔的病情和生活。
“善”的教育,让他疾恶如仇
宋乔出生于一个教师之家,父母是优秀的人民教师,姐姐博士毕业。从小善良的家庭教育,让他心怀善念,疾恶如仇。
“做人,要心怀善念,多行善事。出了门,能帮忙就帮忙。”在父亲宋福荣的人生观里,做人就要做一个善良、正直、友善的人,心怀慈悲、以德报怨。正是这种善的教育,深深影响着宋乔。
“人无完人!”宋福荣平生最讨厌搬弄是非的人,他要求妻子和孩子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用善良之心去包容别人。
“不准在背后颠三倒四说人不好,尤其是亲戚和邻居。即便不满,也不准当面直言,要先和我说,我来解决。”宋福荣常常这样告诫妻子和孩子。
在父母的身体力行下,宋乔从小正直善良、品学兼优,多次荣获“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他乐于助人,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一直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
宋乔出事后,家里的亲朋好友慷慨解囊,并多方为其联系医院。一位小学老师拄着拐杖跑了老远来看望他。“我相信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医院的医生,路上的交警,就连不认识的陌生人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宋福荣感慨。
有人评价宋乔,在他人生命受到威胁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也有人说,这种品质正是关公故里优秀儿女勇敢正义的血脉基因,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宋乔的亲戚樊运康看来,这也是家庭教育的影响。
走出阴影,重新学习和生活
因治病,宋乔不得已休学了一段时间。不管是住院治疗,还是在家疗养,他总是书不离手,查阅学习资料,以努力、奋斗的姿态追赶学业。
面对前来看望的亲朋好友,他总是说“没事,没事”以安慰别人。但谁都知道,他用多大的力量,克服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与煎熬。
在每一分、每一秒中熬过来,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宋乔走出家门,积极融入社会,加入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他多次走进社区、养老院,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如今,宋乔又走进校园,继续他的学业。
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昌勤了解到宋乔的事迹后,多次对宋乔及其家人进行开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宋乔本性善良,源于他们一家都是善良之人,见义勇为是善良的具体体现。”张昌勤说,在宋乔身上他感受到了满满的正义感,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疾恶如仇的高尚品质。
“后悔吗?”有人问他。宋乔这样回答:“说不后悔,也不现实,因为病痛让我备受折磨。但是,回想那一幕,如果我没勇敢站出来,那么受伤的就是别人,甚至更多人,那我将终生遭受良心的谴责,读那么多书,要那么高的学历又有何用!”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