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最是无奈说苏轼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9-17

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比司马光小18岁。在欧阳修、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些大腕儿面前,他就像一个学生。事实上,欧阳修就是他的恩师。

公元1056年,苏轼和弟弟苏辙离开家乡,入京应试。到汴梁后,他们就成了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座上宾。第二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后来,他们又参加制举,宋仁宗欢喜地说:“吾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正是因为欧阳修等人的大力推崇,苏轼20多岁时便名闻天下。不过,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引发了新党和旧党之间的激烈争斗。一边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一边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他该怎么选择呢?

对苏轼来说,这道选择题不算难。当年他和弟弟苏辙参加科考,有人曾建议将他们黜名或降级,司马光则极力保举他们。他是对苏家有恩的人,因此苏轼选择了追随司马光,成为旧党的一分子。

随着变法推进,反对变法的人纷纷被贬,苏轼也没能幸免。在家闲居的王安石得到消息,上书向宋神宗求情,苏轼才保住一条命。最后,宋神宗将苏轼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公元1080年,苏轼奉命从黄州调往汝州,途中专程拜访了王安石。两个人相逢一笑,感慨万千。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年幼的宋哲宗继位,由高太后摄政。当时,司马光虽远离朝堂,却“天下以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于是,他被重新起用,回到了权力中心。

身居相位的司马光不惜一切代价,要将新法全部废除。这次,苏轼又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结果再次被贬。

其实,无论是对王安石还是司马光,苏轼都没有成见。公元1086年,66岁的王安石去世。不到半年,68岁的司马光也病逝了。他们两个人的谥文,都是苏轼写的。(《洛阳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