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刘禹锡博学却“升沉无定”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9-04

简单来说,唐代诗人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仅以诗驰名,散文、学问谈不上,如王之涣、王翰、李贺、贾岛等;另一类则诗文兼擅,且皆有影响,如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

然而,在散文中再加深化,各家又有差别。陆贽、罗隐等均有文名却无文学思想,所以中国散文史会写到他们,文论史或文学批评史上却不会特意涉及;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等皆有文学主张,故中国文论史或文学批评史、文学思想史都一定要写到他们。不过,韩、柳、刘又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元、白二人大体仅有文学思想而无哲学专论,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或中国哲学史中是很难找到后两人的名字。

同时,由于刘禹锡和柳宗元一起投身永贞革新,是永贞政治改革的重要人物,所以《资治通鉴》里找不到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却能够看到刘、柳的名字。由此可见,在唐代灿若群星的诗人队伍中,刘禹锡算得上是博学多才的杰出人物。

唐代诗人大多忧国爱民、正直敢言,故常遭流言蜚语的诬陷和贬谪放逐的经历,如张九龄、李白、杜甫、王昌龄、刘长卿等。其中,刘禹锡更是饱受政治磨难和贬谪之苦。

白居易因议政情辞激烈,被贬为江州司马,两年后即升为忠州刺史,过了两年又奉诏回京,起用为朝廷大臣。刘禹锡因参加永贞革新,被贬往南蛮荒凉之地达23年之久。连白居易也深表同情地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也曾沉痛地自叹,“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

刘禹锡的贬谪生涯比唐代一般的诗人时间更长、磨难更多,无怪乎清人在《论诗绝句》中论及刘禹锡时感叹:“自比冬青最耐寒,升沉无定七朝官。”因刘禹锡一生经历过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个王朝,而且政治上大起大落、曲折不平,故有“升沉无定七朝官”之句。这在唐代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恐怕只有韩、柳等少数名家有此坎坷。

(《解放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