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9-03
运城晚报讯 9月1日,安邑文化学会工作人员在考察中发现安邑县衙存有两幢明朝石碑。
一座高2.18米,宽0.93米,厚0.23米的明万历十年(1582年)十一月朔日刻石的石碑,屹立于安邑老县衙(安邑中学现址)南门东侧。
石碑的题目为《题准优免事例》。碑断为两截,后被安邑中学用砂轮机打磨,用黏合剂粘为一体,配有新雕底石座。碑文分阴阳两面,书体正楷,字体大小约15毫米见方,字数约1万余字。对于明朝安邑县境内的一到九品官吏,关于人丁丁粮优免事例,详细到石、斗、升、合、勺、撮、圭、粒。土地详细到亩、分、厘、毫、丝,昭告天下,公示于民。
另一座躺卧于安邑中学教师住宅楼西侧,被日军飞机炸得碑身不全,但碑文尚清晰。此碑长1.2米,宽0.78米,厚0.23米,同为明万历年间,明朝以前任安邑县长的名单,多为外省千里之外的官吏。
该学会工作人员说,这两座碑对于研究古安邑史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为当今的反腐倡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杨启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