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改革开放 红利“井喷”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亮点解读之五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杨红义 张晓丽时间:2019-08-12

进出口总额完成31.68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出口13.1亿元,同比增长9.9%。

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17个,总投资764.8亿元。其中,开工项目94个,总投资106.35亿元,开工率达43.32%,超省定任务13个百分点,超省定任务8个百分点。

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投资强度为每亩318万元,占全年任务102.6%,产出强度为每亩66.8万元,占全年任务44.5%,税收强度为每亩3.5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三个战略定位”“四大战略目标”,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教育等领域改革,加大“放管服效”力度,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局面。

开发区改革 红利凸显

万荣现代农业示范区即将设立,临猗现代农业示范区设立和绛县、风陵渡开发区扩区事项已经报省待批。市政府已批复6个开发区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各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达10.43亿元。今年以来,我市开发区空间布局不断拓宽。

与此同时,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深入推进,绩效薪酬制度等工作扎实开展。各开发区积极走出去对标一流,与发达地区10个先进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中,运城、绛县、河津、风陵渡、永济5个开发区完成审核备案;运城、河津、风陵渡3个开发区已采取市场化方式选聘管理人员。

各开发区认真落实《山西省开发区条例》,会同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开展了贯彻《条例》执法调研,就3163项职权承接进行互动交流,督促下放到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运城、绛县、盐湖已全面实现项目承诺制,分别承办了18项、14项和5项。同时,各开发区积极搭建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战略合作等平台,签订委托招商协议30余份。1月—5月,10个开发区签约项目71个,总投资235.21亿元,到位资金19.18亿元,开工率42%。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1个,总投资154.33亿元,到位资金9.61亿元。在建项目123个,总投资358.44亿元,已投资117.87亿元,1月—5月投资36.72亿元。

开发区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1月—5月,10个省级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5.1亿元,同比增长13.3%;工业总产值622.6亿元,同比增长1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39.8%;财政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43.3%,固定资产投资45.8亿元,同比增长20.3%;规模以上同业增加值115.5亿元,同比增长14.9%。

重点改革 红利叠加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持续深化,全市“中间医共体、两端医联体”改革初见成效,一体化、集团化、信息化、均等化、便民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盐湖人民医院与山西医科大学合作,并成为其分院;市中心医院和第一医院被确定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

教育改革蹄疾步稳。全国学前教育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改革,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被列为省级试点。

“放管服效”改革力度加大。推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市政务服务中心入驻单位43家,受理审批事项373项,日均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1600余件,日接待群众4000人。积极推进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个工作日,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5%。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4万户,日均新设立市场主体163户。全面承接省政府决定取消和调整的10项行政许可事项,并进一步向各县(市、区)和开发区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职权事项。

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新增减税10.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少9亿元左右,预计全年税收减少24亿元以上。

机构改革全面完成。3月底市县两级机构改革全部到位,新组建和更名15个市级党政机构,整合了5个综合执法机构,重新调整组建了11个事业单位,实现了机构到位、编制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初步构建了上下贯通、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凝聚起建设大运城的强大合力。

对外开放 再筑新局

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编制招商图谱,先后组团参加津洽会、丝博会、中博会、厦洽会等招商引资活动,成果丰硕。特别是3月份,市委书记刘志宏亲自带队,在北京开展系列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2项,总投资133.7亿元;5月份,带领我市党政考察团赴黄河金三角交流考察,在产业转型、市政建设、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拓展了区域合作发展新空间。1月—6月,全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1个,总投资1059.6亿元;开工项目157个,总投资170.9亿元;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率58.6%。

航空口岸开放有序实施。4月25日,国家口岸办批准同意我市航空口岸临时开放,至此,我市航空口岸已连续第五次临时开放,国际航线近期复航。6月27日,第六次临时开放申请已报请省政府。

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发展。以建龙集团、永济新时速、运城制版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对外投资总额达到了1.8亿美元;万荣县芦笋种植和加工技术出口埃塞俄比亚,实现了我市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出口零的突破。上半年,我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家,实际利用外资745.45万美元。

“要加强城市对外开放的吸引力建设,打好对外开放‘七张牌’,特别要大力度发展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和特色医疗产业,让运城在中部地区更有影响力,更有吸引力。”4月26日召开的运城市市城区建设系列规划宣介会上,《2035版大运城总体规划》《北部新城片区规划》《河东东街片区规划》和《管道河水系规划》的出台,为我市改革开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些规划实施后,运城的城市面貌将得到明显改观,城市功能将得到全面提升,城市开放格局将得到极大完善。

改革开放红利“井喷”的运城,必将在全国和全省发展格局中赢得更多先机、更多主动!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