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熊孩子”暑假安全“大考”, 我们怎样过关?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8-07

▲预防 新华社发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安全工作的提示,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相关方面安全防护,提示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

据调查,当前暑假过半,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件仍时有发生,孩子假期安全问题正成为一场“大考”。

各地暑假

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件仍不少

近期未成年人安全问题常牵动人们神经:从5月30日到7月13日,全国约50名学生溺亡;在四川,警方在暑假8天里,在4个地方“捡”6个走失孩子;在浙江,1月内连发9岁女童被租客带走致死、15岁女孩与同伴出游下落不明等;在广州,暑期已发生4起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说,暑假是青少年儿童伤害多发月,占全年伤害案例的近20%。其中,交通事故、溺水、跌落和动物伤占比较高。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务处主任田曼称,暑期该院外科急诊平均每日接诊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占接诊患儿总数53%,骨折、烫伤、虫咬伤的患儿较多见。

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叶盛说,该院暑假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病例比平时多30%~40%。不少孩子在假期参加舞蹈等艺术训练,导致运动意外伤害增长。

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指挥中心宣传办副主任古嘉强说,由于父母工作忙,打工者子女对城市生活不熟,常发生走失、交通事故等。

难点:安全教育“落地难”

暑期托管服务不足

多名警务、医务人员指出,脱离家长监管、过度依靠老人、环境陌生复杂、缺乏自制力和避险知识是假期未成年人伤害事故多发的共因。

——安全教育受“冷”,家长孩子均缺少安全意识和避险知识。一些地方,本应由孩子完成的假期安全知识学习流于形式。“很多学校通过APP做题,但实际上都是家长在做。”杭州学生家长李先生说。

不少家长不知道社区有假期安全主题宣讲,有些知道也不重视。“家长似乎更愿意带孩子去参加奥数英语培训班,听说是安全教育培训,来的就零零散散,并且以老人居多。”崔民彦说。

——暑期托管机构不足,公益的不好找,私立的不放心。北京一进城务工人员说,私立机构价格普遍高,自己收入难以承受。而大多数公益托管机构依托于单位工会组织,或当地学校、社区,有特定服务人群,且数量不多,招生席位有限。还有些通过网络或小传单找到的机构,小门脸、无资质、缺少设施、工作人员身份不明,谁敢将孩子放那?

破题:“五方联动”

加大暑期托管服务供给

一些地方以“假期安全”为核心,整合资源提供更多公益暑假托管服务,寻求破题。

今年暑假,浙江诸暨市教育工会和诸暨市店口镇中心学校等单位共同举办了店口镇企业员工子女暑期爱心托管班。该班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企业员工子女提供暑期辅导,并组织研学、文体活动等。

在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针对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暑期安全压力大问题,当地教育局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开设“暑期公益托班”,让培训机构的专业老师走进学校教室,免费给孩子们上课。

“政府、基层自治组织、社会力量、学校、家庭的‘五方联动’应更顺畅。”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超说,要实现暑期托管服务供给,政府持续支持、稳定经费保障,明确制度设计等环节缺一不可。

另外专家还建议,在部分沿海发达城市加快推广分层分类的社会服务模式。针对不同的收入和需求群体,实施无偿、低偿和有偿的青少年儿童假期安全托管模式。

据新华社杭州8月5日电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