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乍起东风吹皱水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付 炎时间:2019-07-29

记者 付 炎 通讯员 张新征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当中,作为果业大县、人口大县的临猗在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中做了哪些工作?破解了哪些难题?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这里的基层干部和群众这样说: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我们的目标是‘保三争五’,即保底收入300万元,争取达到或超过500万元,现在看来‘保三’已无悬念,正在冲刺‘争五’这个目标。”7月20日,临猗县北景乡乡长武锐晓如是说。

——“自从实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以来,镇里和村上的干部思谋发展、服务项目的热情和激情成倍增长,村党支部书记毕红义、村委会主任王牛娃和镇干部在得知我们公司有意投资300万余元建设果品冷藏及自动化打包供应基地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干部专项服务小分队,用“一条龙”服务给我们解决了土地、用电、供水等问题,担当作为、推进发展在基层干部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7月17日,临猗县七级镇令助村创凡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很是感慨。

——“钱花哪哪就美,你看这平展展、宽敞敞的道路,就是我那辆旧电动三轮车走在上面也赛过那宝马汽车,声音小、速度快,真真美。”7月19日,走在用乡财政资金新修的闫家庄街道上,该村村民张天律欣喜地说。

“要不是推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大闫街道因破烂不堪造成的‘行路难’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我们仍然处在‘有心修路、无力掏钱’的尴尬境地,基层党和政府引领发展的标杆作用和服务功能无法体现和发挥。”7月18日,背对着大闫街道火热的筑路打夯场景,临猗县北景乡党委书记孙九军说。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以来,临猗县积极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破解收入难题、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体制革新等方面综合施策,深化改革,有效发挥了财政在乡镇治理中的基础先导作用和重要支撑作用,使党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基层信访稳定、区域经济发展等乡镇各项工作在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这一抓手的立体统筹下,实现了均衡协调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破局——

立体统筹解掣肘

“乡里的4排砖混办公用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如今已成危房,机关近百人办公全部挤在8间平房内。”6月23日,孙九军说,“改革前乡镇财政力量十分薄弱,由于硬件设施不行,机关党的阵地建设处于对凑状态,致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环城北路和环城东路街道年久失修,过往群众要求修路的呼声很高,但我们却因财政困难处于‘有心修路,无力掏钱’的困境。”“临晋镇是县西的一个中心镇,改革前因乡镇财政往往捉襟见肘,我们总处于‘办实事没钱、解难题没法、干工作没劲、谋发展没力’的‘四难’困境。”6月25日,临晋镇镇长贾鑫磊说起改革前的困局,禁不住再次“吐槽”。

临猗县共有14个乡镇,365个行政村,总人口达60万。其中镇村人口为47万。改革前,该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是“乡财县管乡用”,县级财政“包打天下”。这对解决乡镇工资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助长了镇村两级“等靠要”思想,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足,镇村两级干部被日常事务性工作“牵着鼻子走”,甚至深陷信访维稳等困境,被动工作,疲于应付,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层政权的巩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财权一切都是空谈。

“造成乡村基层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赋予乡镇党委、政府的责权不对等。乡镇政府因无财政自主权而实际功能不完整。要让乡镇发挥一级党委、政府的作用,必须赋予相对应的权力,最核心的便是财政自主权。”临猗县委书记于鹏飞说,“只有通过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赋予乡镇财政自主性,实现权责对等,乡镇才有发展经济的动力,解决民生实事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的底气。”

站在立体化、综合化破解乡镇工作困局这一角度,临猗县作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决策,目的就是通过县乡财政“分灶吃饭”,在保稳定的基础上,充分激发乡镇作为财源建设主体的内生动力,有效解决长期以来“乡财县管”体制下多数人“吃大锅饭”的问题,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这样看来,该县推行的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工作。在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中,该县紧紧围绕“从财力建设着手、从经济发展着力、从巩固基层政权和加强党的建设着眼”3个方面,确保全县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行稳致远,取得成效。

改革——

推出“1+14+N”的机制模式

如何彻底改变以前那种“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财政状况,建立精干高效、多轮驱动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决定该县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该县根据实际,架构了县乡村三级财力同步建设“1+14+N”的思路。“1”就是壮大一个县级财政,“14”就是抓好14个乡镇财政,“N”就是积极推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该县之所以提出“1+14+N”的三级财力建设思路,主要基于四方面考虑:一是调动县乡村三级力量,促进县域经济立体发展;二是变一个财政增长源为N个财力增长源,破解县级财政困局;三是壮大基层财力,提升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和服务实力;四是从根本上加强“三基建设”,把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发展融为一体。

而在改革措施上,该县借鉴外地经验,确立了“壮大财力、激发活力、从简求实”的改革原则,以激发乡镇发展经济内生动力为目的,以壮大财力为手段,以简捷求实、事半功倍为指导思想,以“界定事权、匹配财政、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不补”为基本思路,把激励政策的制定作为乡镇财政改革的重中之重。该县制定出台了八大优惠办法:一是税收分成,超收部分按50%留乡镇;二是奖励招商,按招商企业当年投资额不同,分别给予乡镇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奖励;三是资产收益返还;四是允许合规开发,土地出让金,分不同档次、不同比例返还;五是鼓励土地复垦,所获收益按比例返给乡镇;六是优先保障土地利用指标;七是放宽资金使用权,允许乡镇政府在新增财力使用上,适当安排用于维护稳定、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考核等支出;八是村级管理费由乡级财政下拨,不再实行县财政直接支付。

在执行运用这八大优惠办法过程中,该县要求各乡镇从“当下靠聚财、长期靠生财、效果靠用财、安全靠管财”四方面精准发力。“当下靠聚财”,就是在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之初、财源建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解决乡镇财力问题,不能简单依靠税收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要充分利用土地复垦、出让、固定资产盘活、合同完善等形式,多种渠道解决财源匮乏问题。“长期靠生财”,就是解决乡镇财政的根本出路在于培植财源,尤其是税源的培育和增长,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效果靠用财”,就是在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中,聚财是手段,用财是目的,钱用到哪里最能体现乡镇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是改革成果的关键所在。“安全靠管财”,意味着改革在放权的同时,也一并下放了责任和风险,各乡镇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法》及政府债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办事,时刻把廉政建设和财政法规挺在前。

同时,县上的财政、自然资源、税务、招商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积极推进改革,给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供支持和帮助,助推改革工作快速向前推进。

效果——

落一子而全盘活

“推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是增强基层生机活力、提升乡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壮大乡镇综合实力、更好发挥乡镇党政作用的客观要求。今年以来,我们瞄准短板、聚焦痛点,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有机结合,在提升乡镇财政收入上持续发力,乡村两级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临猗县委副书记、县长靳国全这样说。

通过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拓宽畅通了乡镇财政收入的渠道、赋予了乡镇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和动力。现在,北景、北辛、临晋、七级、楚侯5个试点乡镇谋发展、想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陡增,以前因体制问题和资金不足而不能解决的民生问题、发展问题等均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机关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高涨。目前,5个试点乡镇根据全县统一方案精神,制订出了符合本乡镇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编制了本乡镇财政全年收支预算盘子,出台了具体的招商引资、资产盘活、土地整理、村级经费管理及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对县域内的税源和其他资产资源进行了梳理和统计。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5个改革试点乡镇全年财力增收达到1200万元。新增财力将用于乡镇民生方面的各类项目支出,有效地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现状。

北景乡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围绕打造果品包装加工基地、畜牧养殖基地、高端房地产基地、机械加工基地四大基地谋划了一批项目,发展势头良好。截至目前,该乡铺开了北里村养殖田园综合体建设、豪钢锻造续建项目等近10个项目。投资200万元的闫家庄街道已整修一新、投资380万元的大闫街道改造整修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困扰群众多年的行路难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临晋镇结合镇域内渔药企业密集的实际,在已建成许庄渔药园区的基础上,再次谋划建设第二渔药园区,全力打造“渔药之乡”这张名片;北辛乡结合苹果种植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在卓逸村打造集果品贮藏、出口、旅游等功能于一身的苹果田园综合体,不断拓展产业的宽度和深度;七级镇因地理位置偏远,发展中区位优势不明显,在常规工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均处在一般等次,在年初被确定为试点乡镇后,该镇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保障措施,镇村两级干部工作积极性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出现巨大改观;楚侯乡启动了一批民生工程建设,扶持郭村等村建设了高标准的党建综合体,破解了王见等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难题,同步推行农村“两委”主干坐班制,使党的领导在基层进一步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临猗县通过推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乡镇动力、释放发展活力,起到了激发乡镇发展动能、提高基层获得感的改革目的,使各乡镇在打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各显其能,大展身手。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