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在平凡中铸造师魂——记运城市特级劳模、康杰中学教师李梅菊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郑菲时间:2019-06-28

她是一个始终坚持学习、一直在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教师;她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方法的教师;她是一个深受学生爱戴、家长尊敬的教师,她就是市特级劳模、康杰中学历史教师李梅菊。

李梅菊198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中条山有色公司子弟中学担任高中历史教师,2002年调入康杰中学。从教30年的她,一直坚守教学一线,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用平凡诉说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给学生最优质的教育

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学生,首先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

从教以来,李梅菊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她系统学习了面向21世纪大学教程的全套历史教材,了解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大量阅读历史相关书籍,教学杂志,坚持听新浪网推出的大学相关专题讲课,多次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国培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不断改进,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如何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品味,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是李梅菊一直探索的方向。

在她看来,这需要积极研究,要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情,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

她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问题导学”等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结合,以问题引领课堂,开拓学生视野和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问题设计和引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有深度的问题探究,学生的学科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不仅如此,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锻炼了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收获了成功的自信,真正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成长。针对历史课堂的学科特点,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教学原则,在课堂上补充大量史料,包括文字资料、历史图片、影像资料,提高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历史学习和研究能力。”谈起专业上的教学方法,李梅菊娓娓道来。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担负着育人的社会功能。教学中,她始终注意通过鲜活的历史人物,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求真务实的风格,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顽强意志。同时,关注现实热点,结合相关历史史实,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爱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头脑更睿智。

用爱助力学生放飞梦想

有人说,没有做过班主任的教师不是完整的教师。自1994年开始,李梅菊就担任起班主任工作。

初为班主任时,李梅菊年轻气盛,缺少耐心,常常因为学生的一些问题大发雷霆,她也不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然而她没有放弃,在一次次碰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李梅菊逐渐从那个“不懂如何当班主任”的年轻教师,到现在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成为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的班主任。

在学生心目中,李梅菊是一个正直、严格的人,又是一个有爱心、有耐心、能够理解和宽容的的教师。

曾经,班级中的一个张姓同学父亲病逝,家中欠下大笔债务,还有弟妹要读书,母亲一人无力承担,准备让张姓同学退学。得知情况,李梅菊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学生偿还部分债务,鼓励她参加高考,最终顺利进入大学。许姓同学性格执拗,又很要强,因和家里怄气,高三经常头晕,成绩波动很大,几次产生轻生念头。李梅菊就经常找孩子聊天,和她开开玩笑,缓解她的不良情绪,还为她找中医调理,找心理咨询师开导,帮助她走出阴影。后来,这个同学考入北京一所大学……

李梅菊给予学生爱的帮助,用心助力每个学生向梦想起航。

从教30年,她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会首先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也因此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敬重和认可。

用专业夯实自己引领他人

作为一名教师,李梅菊注重自身专业的提升,她看书、学习,甚至走出去学习更先进、更科学的知识。她多次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她参与了“十一五”课题“三阶段、八步骤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承担了历史学科研究工作;2012年作为副组长申报了中央电教馆的“十二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问题导学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2014年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康杰中学申报的“基于问题导学的主体性课堂模式”;2015年在康杰中学承办的“山西省示范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承担了会议的论坛部分,积极组织,选题、审稿,论坛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论文也是李梅菊致力的方向,她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多次在学校交流,其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策略》《学本课堂中教师导学作用的发挥》分别获山西省教育学会一等奖。近几年,多篇论文在《教师》《新课程》《新校园》《科教文汇》等杂志发表,参与编写了《学能步步高》《高考突破方略》等资料,2015年,还在学校实施的学本课堂教学改革中,主编了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除了自身专业的提升,李梅菊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直致力于培养、指导青年教师,重点指导、培养过的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成为学校的骨干。

为更好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她积极参与教研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赴万荣、闻喜、垣曲、河南陕州等地进行经验交流和备考辅导。多次赴清华大学附中、北师大附中、西北工大附中、河北衡水中学、山大附中、晋城一中、忻州一中等学校参加课程改革经验学习交流活动。

30年的教学工作,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得到了同事的高度认可。

1989年到2002年在中条山有色子中工作期间,多次获先进个人,被评为公司生产标兵、公司劳动模范,荣立运城市总工会个人一等功。2002年进入康中后,几乎年年被评为学校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高考模范班主任、高考最牛教师、高考突出贡献奖、模范干部等,获得了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师德标兵、山西省学科带头人、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运城市模范教师、运城市模范班主任、运城市优秀女职工等荣誉。

对学生关心,倾注满满的爱;对自身严格,不断提升自我;对青年教师关注,给予更好的培养、指导,李梅菊用敬业和专注,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情怀。30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一年年岁月的流逝中,不断铸造着师魂。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