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伍姓湖畔有历史回响,也有曼妙风光——

来,到运城“小橘子洲头”走走!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26

周末的伍姓湖湿地公园,入口处的青年毛泽东巨幅石雕头像前,总是人群熙攘。来自太原的李阳一家人正对着镜头展露笑颜,随着“一二三,茄子!”的喊声,一张洋溢着幸福的合影就此定格。

“以前只在长沙橘子洲头见过青年毛泽东像,没想到运城伍姓湖也有‘同款’,必须拍下来发朋友圈!”李阳语气中难掩惊喜。不远处,游客自觉排队等待合影,更有书法爱好者驻足于雕像两侧的石牌前,指尖轻抚仿毛体字迹,在笔墨流转间,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青年毛泽东石雕头像

这尊雕像,不仅是伍姓湖的标志性景观,更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渊源。1913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读到清代文人牛运震的《游五姓湖记》,深受触动,在读书笔记《讲堂录》中写下感悟。如今,这段文字与雕像一同伫立于此,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伟人曾经的思想共鸣,这也正是伍姓湖被称为“运城小橘子洲头”的重要缘由。

告别雕像,沿着环湖路前行,仿佛踏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冬日的伍姓湖,芦苇肆意生长,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伍姓十景”中的“芦花吹雪”,便是对眼前景致的最佳注解。芦花有着极强的适应力,即便在寒冬里也能蓬勃生长。冬季,蓬松的芦花随风漫天飞舞,宛如“雪花”洒落人间。

碧波畅游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伍姓湖已成为鸟类的“乐园”。据景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湿地鸟类种类已增至121种,不仅有赤麻鸭、白骨顶等留鸟常年栖息,每到迁徙季节,大天鹅、灰鹤等候鸟也会在此停留,更有彩鹮、朱鹮、黑鹳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现身。在湖区观鸟台,时常能看到摄影爱好者架着设备,静静等待珍稀鸟类的身影。“2024年第一次发现彩鹮的时候,我们整个观鸟群都沸腾了,现在每次来也都有惊喜。”资深观鸟爱好者刘先生说,冬日的清晨和傍晚是观鸟的最佳时段,此时鸟儿活动频繁,很容易拍到精彩画面。

对于游客来说,想要尽情领略伍姓湖的美,骑行或乘坐景区小交通是最佳选择。伍姓湖环湖路总计16公里,顺时针为跑步道,逆时针为专门的骑行道。景区入口处就有小交通租赁点,还有本地人在租赁自家的电动车,既解决了闲置问题,也便利了游客。“一开始想步行,走了不到1公里就累了,租了电动车后,1个多小时就能绕湖一圈,沿途的美景都没错过。”游客张女士说,电动车续航充足,还能随时停下来拍照,比步行轻松不少。

湖畔赏澜

冬日的伍姓湖,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风声、水声和鸟鸣声交织成的“自然交响曲”。骑行在环湖路上,远眺是碧空与湖水相接的“秋水共长天一色”,近观是芦苇荡与滩涂构成的生态画卷,偶尔还能遇见悠闲散步的市民、专注观鸟的爱好者,整个景区都透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氛围。

从曾经的“水体恶臭、生物多样性下降”,到如今的“芦苇摇曳、百鸟栖息”,伍姓湖的蜕变离不开生态治理的持续推进。近年来,永济市以“退养、截污、清淤、扩绿、活水”为思路,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让这片古老的湖泊重焕生机。如今,这里不仅是国家战略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更成为运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如果你想在冬日寻找一处既能赏景、又能放松的地方,不妨来运城“小橘子洲头”——伍姓湖走一走。骑上电动车,绕着湖水慢慢前行,看大片芦苇荡随风起舞,听鸟儿在湖面嬉戏鸣唱,在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中,感受这份独属于晋南大地的宁静与美好。

相关链接

毛泽东读《游五姓湖记》感悟:

“读《游五姓湖记》,则见篇中人物,皆一时之豪;吾人读其文,恍惚与之交矣。游者岂徒观览山水而已哉,当识得其名人巨子贤士大夫,所谓友天下之善士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