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党建“小堡垒”凝聚服务“大合力”

——临猗县以“一党委一品牌 一支部一特色”推动机关党建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26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临猗县政务服务中心光洁的地面上,佩戴党徽的工作人员早已就位,“党员示范岗”的标牌在服务台上熠熠生辉。虽然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但整个大厅秩序井然,处处洋溢着温馨与高效的气息。

“以前办个道路运输证,得跑好几个窗口,现在一次就办妥了,真是又快又省心!”刚办完天然气车辆道路运输证的李师傅由衷赞叹。今年以来,临猗县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为牵引,以“一党委一品牌 一支部一特色”为抓手,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模范机关创建相结合,以支部“小堡垒”凝聚创建“大合力”,推动机关治理效能与服务水平双提升。

临猗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党支部联合涑水社区开展“爱心联动进社区 情暖留守儿童心”主题活动。(资料照片)

建强“红色引擎”

激活服务新动能

临猗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以“党建强机关 机关优服务”为主线,让“猗满意”服务品牌成为县域营商环境的鲜明标识。全域设立的“党员示范岗”推动窗口服务满意度达99.8%,“红色窗口”已成为临猗政务服务最亮眼的名片。

在临猗县政务大厅里,5个“党员责任区”和15个“党员示范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矩阵。每天早晨,当第一批办事群众踏入大厅时,佩戴党徽的工作人员都会主动迎上前去,提供精准的引导服务。这里推行的“三亮三比”机制——亮身份、亮承诺、亮渠道;比效率、比能力、比满意度,不仅挂在墙上,更落实在每一个服务细节中。

“我们要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流动的服务标杆。”临猗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个理念指引下,全局党员全员挂牌上岗,以“第一身份”践行服务使命。针对审批流程中的“中梗阻”问题,党员带头开展攻坚行动。食药质监股与生态交通股的党员们通力协作,将天然气车辆道路运输证从“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办理”,审批时限从8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温度。

婚姻登记档案查询窗口的党员们主动作为,打通了与民政局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查询业务“即时办结”;残联业务窗口的党员们则定期对接县人民医院,统一取回弱势群体的检查报告,让特殊群体实现了“零跑腿”办事。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汇聚成了服务为民的暖流。

在临猗县政务大厅,“爱心引领”小组的党员们每日提供贴心引导服务,累计服务已达2035人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专门安排一对一陪同办理服务1162次。设立的退役军人优先窗口,已为30余名退役军人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免费帮办代办专区累计服务4371件,其中帮办772件、代办2119件、辅助填表1457件。如今,“微笑服务”“站立服务”“延时服务”已成为政务大厅的工作常态。

在医疗保障一线,“红色服务”同样温暖人心。一通来自临猗县医疗保障局的电话,让牛杜镇闫某某攥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像一束光,照进了他家被疾病笼罩的日子。闫某某患上了恶性肿瘤,在西安治病的8.5万元花费,本就让这个农村家庭压得喘不过气。尽管医保已经报销了6.5万元,但后续治疗还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临猗县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主动排查发现他符合救助政策,及时为他办理了1.4万元医疗救助。“我们文化水平不高,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好政策,多亏了医保局的同志主动找我们!”他激动地说。

这样的暖心服务,正是临猗县医疗保障局党组织践行“医保为民”宗旨的生动体现。为了不让任何一个群众“该享的福”落空,该局开展“待遇找人”服务,每月排查特殊人群就医情况,主动联系、主动服务。截至目前,已为404名未能“一站式”享受救助政策的群众落实了救助待遇,用党组织的关怀织密了民生保障网。

国家税务总局临猗县税务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资料照片)

延伸“服务触角”

办好民生暖心事

从社区巷道的“暖心路灯”到云端服务的“指尖办理”,临猗县将党建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构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的为民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各系统单位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共同绘就了临猗机关党建的亮丽画卷。

“以前晚上出门黑灯瞎火,现在装了路灯,安全多了!”葫芦岛社区双桥巷居民刘大爷指着新安装的6盏路灯高兴地说。这些路灯是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织深入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后协调资源安装的。该局建立的机关党员包联社区机制,由领导班子带队,每季度深入社区走访群众、分析诉求、制定帮扶措施。3个党小组分别对接困难家庭,按需提供代办、帮扶等服务,推动机关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数字赋能让党建服务突破时空限制。涉农窗口启用电子票据,群众通过“牧运通”系统实现动物检疫“申请—审核—出证”全流程线上办理;县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政务直播+在线答疑+云端帮办”模式,党员们化身“政务主播”,开展12场政策解读直播,12.6万人次观看、解答疑问8000余次;“政务秒懂”短视频推送至279个村民群,让群众“指尖划划”便知办事流程,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在教体系统,“1134”党建工作思路推动“双领双争”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党建领航、党员领跑,推动党员干部争创红旗堡垒、争当“红烛先锋”。目前已建成10所“党建+”示范校,党建与教学实现深度融合。

交通运输系统精心打造的“出行无忧·猗路远航”党建品牌,将“志愿红”与“交通蓝”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党建+N”模式走深走实。通过改造乡村道路和产业循环路468公里,将治超案件“一站式”办理时限从2天至3天压缩至1天,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效持续显现。县交通运输局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研18次,63名党员先锋坚守一线,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服务水平、服务质效和对外形象实现全面提升。

国家税务总局临猗县税务局全面实施“青税同心圆”党建项目,推动党建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持续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组合拳”,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开展全省首个个人股权转让改革试点工作,创新“以数治税”模式。全面推广非接触式办税,持续完善征纳互动平台运营机制,打造“猗税青枫”服务品牌,通过智能客服解答纳税人问题4000余条,远程帮办800余条,解决县域外涉税问题500余条。

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深化“检心为民 匠心护安”党建品牌,构建“快速筛查+定量检测+计量检定”服务矩阵,为全县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目前,已为全县50多家农户和企业提供快速检测服务411批次、出具定量检测报告67份、赋能品牌产品升级16例;为100多家企业、商超及摊贩提供计量检定服务,检定计量器具3025多台(件),以暖心服务的温度、专业高效的力度赢得社会群众的广泛赞誉。

破解党建难题

提升治理效能

在推进机关党建过程中,临猗县勇于直面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机关党建十方面突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各基层党组织累计排查问题320条,目前已整改完成266条,推动机关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转型升级。

“过去总觉得党建工作是‘软任务’,现在通过考核问责,抓党建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的‘硬约束’。”一位县直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临猗县将压实主体责任作为提升机关党建质效的核心抓手,强化“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责任意识,推动责任落实由“软任务”变为“硬约束”。

临猗县通过配备专职党务干部114名,举办党务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围绕党费收缴与管理、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参与社区治理等开展集中培训,不断提升机关党务工作质效。同时,通过实地走访、调阅记录等方式,对33家基层党组织党群阵地建设、党内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指导,发现和纠正各类问题38条。

在强化组织建设方面,该县按照遴选10%的要求,重点推进县委办、县教体局、县委党校等10个“四强”党支部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落实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严格规范换届选举,指导66个县直基层党组织换届、27个县直基层党组织补改选,配齐配强班子成员。

为了持续巩固整改成效,临猗县建立了长效机制。一方面强化考核问责,严格开展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另一方面丰富组织生活,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目标,全面提升组织生活质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推行“主题党日+”模式,创新活动形式,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

从政务大厅的“红色窗口”到项目审批的“临猗速度”,临猗县以“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为主线,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临猗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临猗县将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以更高标准、更优服务、更实举措,推动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红色动力”。

记者 邢智轩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