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绛州富荣文化园持续“出圈”,市旅行社协会实地探访——

共谋合作新篇章 同绘文旅新图景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9

受本报《新绛“富荣文化园”:十万个老物件“讲述”河东故事》报道影响,11月17日,运城市旅行社协会组织30余家会员单位走进绛州富荣文化园实地探访,为园区发展建言献策,共谋合作新篇。

自10月报道刊发后,绛州富荣文化园热度一路攀升:一个月内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10月31日“新绛戏迷协会专场”直播斩获百万点赞,各类参观团体络绎不绝,运城市旅行社协会此行便是园区热度的生动缩影。

参观展厅

相较于10月初见,如今的富荣文化园已添诸多新貌。仿古大门气势恢宏,门头精美雕饰尽显匠心;研学场景持续升级,练兵场整修得肃穆规整,农耕园新栽的树苗正待孩子们前来探索;展馆内不仅新增藏品陈列,区域划分也更清晰有序;民宿楼提前通上暖气,为冬日游客提供温暖舒适的住宿体验。

步入30多个主题展馆,十万个老物件承载着岁月记忆,协会成员不时驻足惊叹。镇馆之宝——一幅书写着4.5万余字的蚕丝绫衣尤为吸睛,众人纷纷上前拿放大镜观赏,导游介绍:“据资料考证,这些字极可能是用老鼠胡须蘸墨写成,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还有一件古人的放书架子,因造型酷似现代手机支架,被大家调侃为“古代版手机支架”,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的奇妙呼应,让现场笑声不断。

品尝美味

文化园里的绛州名吃厅成为此次探访的“重头戏”。厅内热气氤氲,香气四溢,做饭的大师傅们在餐桌前方围成一圈做菜,明厨亮灶肉眼可见,来此吃饭的游客和附近村民络绎不绝。由猪肠包裹新鲜猪肝、猪肺等下水制作而成的猪卷子味道醇香浓郁,搭配香醋、辣子蘸料,一口一个停不下来;新绛火锅咕嘟作响,层层码放的酥肉、丸子与豆腐、白菜等在浓汤中翻滚,配上一口暄软的花卷,暖胃更暖心;现炸的油糕外酥里嫩,轻轻一咬,香甜的红糖浆便流淌而出;就连家常的小米粥都是用柴火灶熬得黏稠醇厚,散发着纯粹的米香。有成员在品尝后兴奋地建议:“可以增设研学体验项目,比如让孩子们亲手制作面条,在劳动中深入感受新绛美食文化的魅力。”

精美展品

参观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饭桌座谈会”在绛州名吃厅热烈展开。运城市旅行社协会会长郭光明带领会员,与园区负责人杨富荣围坐一堂,就园区发展中的问题畅所欲言。针对学生研学,大家建议设计专属游览线路,降低文化理解门槛;提出“分流体验”方案,待练兵场、农耕园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后,可分批次开展军事体验、农耕实践与展馆参观,有效提升接待能力;同时,与会者一致呼吁打造独具特色的IP项目,进一步增强园区的吸引力与辨识度。

温馨住宿

座谈会上,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各家旅行社在组织新绛线路时,将把富荣文化园作为绛州文化展示的重要站点,让更多游客亲身感受绛州文化的深厚底蕴。目前,园区建设仍在稳步推进,一幅文旅融合的崭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文 记者 李婉玉 赵泽艳 荆毅萍

图 记者 朱超逸丁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