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不昧碑”激发新绛诚信文化创作潮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17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卫世新 杨建义)近日,新绛县三泉镇三泉村“不昧碑”背后近百年的诚信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又通过中宣部门户网站等权威渠道广泛传播,不仅让新绛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拾金不昧”的佳话家喻户晓,更在该县掀起一场覆盖城乡、全民参与的文化创作热潮,使蕴含在石碑中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不昧碑”记载着上世纪30年代三泉村村民杨春源、李仰丰拾得百块大洋后分文不取、完璧归赵的真实事迹。近百年来,这座石碑不仅是当地百姓心中的道德坐标,更成为新绛人“诚信为本、拾金不昧”集体记忆的象征。自该县县委宣传部发出“深挖诚信内涵、讲好新绛故事”的倡议以来,一场由专业文艺工作者引领、普通群众广泛参与的创作风暴迅速席卷古城。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稚气未脱的孩童,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到自媒体达人,人人争当诚信精神的传承者、讲述者与创新者。

在舞台艺术领域,蒲剧爱好者与民间艺人精心打磨现代蒲剧《不昧碑》剧本,以传统蒲剧的生旦净丑行当,生动再现杨春源、李仰丰的高尚品格。情景短剧、微电影等视听作品也纷纷涌现,通过镜头语言赋予古老故事以现代感染力。在非遗传承方面,国家级非遗项目绛州澄泥砚的艺人们将“不昧”精神融入设计,匠心打造“拾金不昧砚台”,让美德在墨香中流传;收藏家杨富荣绘制的不昧碑故事连环画,在绛州富荣文化园展出,以细腻笔触还原杨春源、李仰丰拾金不昧的全过程,吸引5万多人次驻足观看、拍照学习。

文学与音乐创作同样百花齐放。该县诗词楹联学会征集作品200余篇,老中青三代文人以诗词、楹联、散文、故事、朗诵等形式礼赞诚信;县音乐协会创作的歌曲《不昧碑歌谣》,以质朴的乡土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迅速在街头巷尾传唱;县文化馆推出的现代剧《不昧碑》则巧妙融合古今故事,让观众在轻松幽默中感悟诚信的当代价值。全县各中小学更是将诚信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孩子们以“三句半”“快板”“群口词”等形式登台表演,讲述杨春源、李仰丰的故事,让诚信的种子在童心深处扎根发芽。

尤为亮眼的是,当地自媒体从业者还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以短视频、微短剧、直播讲解等形式,将杨春源、李仰丰与“不昧碑”的故事从古城推向全国。网友纷纷留言:“一块石碑,一座城的良心。”“杨春源、李仰丰的故事,是刻在骨子里的诚信。”“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新绛县以最朴素的情感、最接地气的创作,让沉睡百年的“不昧碑”在新时代“活”了起来,让诚信精神跨越时空、直抵人心。这场全民参与的文化实践,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书写出新时代县域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眼答卷。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