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15
记者 邢智轩
晨7时40分,新绛县龙兴镇卫生院的门诊楼里已亮起灯光。一个身影穿梭在走廊间,安排当日工作、查看门诊情况——他就是曾在新绛县横桥镇中心卫生院坚守近十年,不久前调任龙兴镇卫生院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王鹏。尽管岗位变了,但他那份“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始终如一。
“我是一名党员,又是院长,群众把健康托付给我,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冲在前面、干在实处。”王鹏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这位有着2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始终将初心使命扛在肩上,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推动基层卫生院从“看病难、条件差”的旧貌,逐步蜕变为群众信赖、服务完善、特色鲜明的基层卫生院。如今,他带着在横桥镇中心卫生院积累的丰富经验,奔赴龙兴镇卫生院,开启新的服务征程。
精准规划
打造群众信赖的特色科室
“以前看慢性病都得往县里跑,现在在镇上就能看好,方便多了。”曾在横桥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做理疗的张大爷感慨道。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多年,如今在横桥镇中心卫生院就能接受系统的推拿、针灸治疗。
这样的变化,源自王鹏在横桥镇中心卫生院大力推行的“特色科室建设”战略。王鹏告诉记者:“基层卫生院科室虽比较单一,但群众仍愿意在‘家门口’看病。”他认为,只有完善科室设置,患者才能就近就医。
内科是横桥镇中心卫生院的“老牌科室”,在王鹏的推动下,由副院长卢文辉牵头,聚焦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推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日均门诊量达70余人次,高峰时超过200人次。2024年,横桥镇中心卫生院接诊门诊患者3.3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2038人次,服务量稳居该县乡镇卫生院前列。
中医科更是“后来居上”。王鹏邀请医术精湛、经验深厚的中医名家坐镇指导,设立3个中医诊室、1个艾灸室、1个理疗室,开展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特色服务,对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颈椎病等病症疗效显著。
“我们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这是咱共产党员的责任。”王鹏常常在党支部会议上这样强调。如今,这句话也伴随着他走进龙兴镇卫生院,继续践行。
锐意改革
推动卫生院“脱胎换骨”
“硬件不足,我们就建;人才不够,我们就培育。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王鹏深知,改革是发展的唯一出路,他展现出共产党人敢闯敢试、锐意进取的宝贵品质。
在他的推动下,横桥镇中心卫生院新建了综合门诊楼,增设了骨科、外科、手术室、糖尿病专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以及放射科、超声科等医技科室。2024年7月,手术室正式启用,至今已完成神经松解术等30余台手术;同年8月成立的口腔科,已接诊患者128人次,开展龋齿、根管治疗40余例。
“以前骨折要去县医院拍片子,现在卫生院就有设备,省时省力又省钱。”一位曾在横桥镇中心卫生院做检查的村民说。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是王鹏在横桥镇中心卫生院留下的坚实足迹。
在“软件”提升上,王鹏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坐诊,选派骨干外出进修,推动医务人员能力整体提升。他还大力推行“医防融合”,完善科室设置,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形成“小病在乡镇,大病去县城,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新格局。他把党小组建在科室上,让党员先锋岗亮在服务窗口,使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这些经验,如今也随他一同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心系群众
筑牢基层健康“防护网”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王鹏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摆在前,他常说:“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群众服务的,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他是这样要求的,更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在王鹏的带领下,横桥镇中心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成效显著:2024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7.53%,举办健康讲座102场,为2410名高血压患者、396名糖尿病患者提供随访服务,为2481名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孕产妇产后访视率100%……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是深入人心,辖区签约率72.75%,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7.26%,电子签约率、续约率、履约率均保持高位运行。
十年磨一剑,初心不改。在王鹏的带领下,横桥镇中心卫生院已从单一的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为集内科、中医科、糖尿病专科、慢病科、骨科、外科、口腔科等多科室于一体的综合性卫生院。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王鹏告诉记者,“龙兴镇卫生院将继续聚焦‘基础医疗+特色服务’双驱动,打造‘小专科、大全科、强能力和一院一特色’的发展格局,让龙兴镇的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番话是对龙兴镇群众的承诺。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