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传承红色基因 涵养家国情怀

——盐湖区红军小学开展红色教育侧记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4

“从辛亥革命先驱李岐山、张士秀,到群众领袖嘉康杰,无产阶级革命家程子华……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近日,在盐湖区红军小学的国防教育馆里,小小红星宣讲员杨皓墨正为同学们介绍数名河东革命先烈。经过长期积累,他早已对这些革命故事如数家珍。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每年5月,红军小学的校园里总荡漾着动人的经典旋律。五年级的学生们分别扮成解放军、农民、革命英雄等,以舞台剧的形式将现场观众带入到那段烽火岁月,让红色历史“活起来”,革命精神代代传。

科技节上,各种“国之重器”闪亮登场,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毕业季,小朋友们前往上王乡牛庄村,开启一场红色研学之旅……

在盐湖区红军小学,红色教育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盐湖区红军小学建于2017年4月,是全国第231所红军小学。一直以来,学校秉承立校初心——努力打造一所具有鲜明红色传统、拥有良好童年生态的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红色教育活动,在传承红色基因过程中筑牢教育根基。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不同于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盐湖区红军小学成立红星宣讲团、红星合唱团等特色队伍,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和学习,激发自身内驱力,将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入脑入心。

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红星宣讲团的成员们会走进每个班级,面向全体少先队员宣讲红色故事;学雷锋月里,孩子们积极传颂雷锋叔叔“热爱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讲解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我都会提前准备、查阅资料,如今课外的很多历史我都有所了解,收获很大。”小学生杨皓墨说。

通过真正参与,孩子们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的领悟。“以前总觉得历史人物离我们很远,但如今通过课本剧演绎,我学习到更多关于先烈们背后的故事,被他们身上‘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深深打动。”六年级学生杨舒迪说。

“我们希望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培养能讲好红色故事的青少年。”校长肖静表示,目前全校大约有30名红星宣讲团成员,百余名红星合唱团成员,每年会定时招新,通过树立榜样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让更多小朋友爱上历史,涵养家国情怀。

在体验中感知红色文化

“在这里上课感觉知识更生动立体了!”道法课上,六年级1班的学生史梓珊和同学们来到校园里的国防教育馆,边参观边学习。“在这里,我知道了很多运城的英雄,了解了三打运城、红军长征等历史事件,被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打动,更感觉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史梓珊说。

把国防教育馆开进校园,让更多孩子们种下“立志”的种子。“馆内,我看到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的国防装备也在不断升级,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会加强本领,不断创新,成长为对祖国有用的人。”六年级学生丁泽明说。

课堂之外,丰富的红色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坚定其理想信念。“像《英雄赞歌》这样的经典歌曲动人又有气势,我们在学习演唱的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真切地看到先辈们舍生取义的场景。”小学生岳书恺告诉记者,学校每年的革命歌曲展演活动中,家长、老师、学生都会同台合唱,在传唱中致敬历史,缅怀先烈。

据了解,盐湖区红军小学如今已构建起多位一体的红色教育体系:在校内建设党建长廊,营造清廉校园氛围;校外联动红色教育基地,组织深度研学,强化知行合一;课程层面研发校本课程《红星闪闪》,以读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爱国情怀植入孩子们心中。

立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肖静表示:“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挖红色资源,链接多方平台,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打造红色品牌活动等方式,营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引导更多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做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记者 陈怡霏 文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