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07
近日,垣曲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撤销安安(化名)父母的监护人资格,指定保姆王某为其监护人,解决了安安长达十余年的户口与学籍问题。
2013年,王某赴京照顾雇主女儿安安,后安安父母失联,王某在未获报酬的情况下无私抚养安安10年。2024年,安安升入初中,因无户口无法参加中考,王某申请变更监护权。
在这起案件中,法官秉持“如我在诉”理念,不再拘泥于传统审判模式,而是通过实地走访、主动调查取证,发现安安父母身负巨债、无力抚养,结合安安本人意愿,认可王某的付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主审法官面对“非血缘监护”的社会观念挑战,严格适用法律,在法律的框架内寻求到最符合孩子利益的解决方案,作出了充满温度的判决,实现了法、理、情的有机统一。
这一案例背后,闪耀的是“如我在诉、人民至上”司法理念的温暖光芒。面对无同类判例可依的困境,法官没有选择“等、靠、拖”,而是走出法庭开展调查取证,通过耐心的实地核查替代办公室里的文书流转。这种“走出法院”的行动,让审判更贴近事实本质。更难能可贵的是,法官顶着社会对“非血缘监护”的认知压力,严格依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作出判决。
改变不止于此。今年以来,运城中院深化“如我在诉”理念实践,创新推出覆盖立、审、执全流程的司法释明体系,要求法官在诉讼各环节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帮助其理解司法程序本质与走向。这种“全链条、全方位”的司法服务,打破了传统司法“我说你听”的固有模式,构建起“你问我答”的互动关系,有效增强了司法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自今年运城两级法院全面运行司法释明工作机制以来,大量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审判质效趋优向好,上诉率同比下降2.98%,民事案件申请执行率同比下降10.41%,15项审判质效指标优于全国均值。
回到安安的监护权案例,司法释明贯穿案件始终,从材料准备到判决执行,法官全程引导,为当事人节省了宝贵时间,成为正义加速抵达的“助推器”。就在判决生效的第二天,在垣曲县公安局大厅,安安在法官、检察官、警官们的见证下,郑重地接过了属于自己的户口本。 记者 樊朋展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