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05
本报记者 邢智轩
10月18日,在平陆县人民医院,来自首都北京的应急总医院医生和国药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控北京)的义诊志愿者,一早就摆开诊台,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查看病情、解答疑问。这一幕温暖的场景,仿佛穿越时空,与65年前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遥相呼应。
196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中毒事件,让山西平陆这个偏远小县城,牵动了北京医药人的心。61个阶级弟兄的生命,在通信不便、交通闭塞的年代,通过一场跨越千里的空中与地面接力,得到了全力救援。而当年积极参与组织药品调运、全力支援救援的机构之一,正是国药控股北京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医药采购供应站。
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仅成为阶级友爱精神的象征,也铸就了北京与平陆之间不可磨灭的情感纽带。

永不褪色的精神烙印
“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是党和人民救了我们61个人的命。”今年已75岁的李创业老人,是“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仍在世的亲历者之一。每当有人问起那段往事,他依然情绪激动,眼中闪着泪光。
在平陆县张家沟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纪念馆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朴素的实物,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2023年6月,时任国控北京党委书记张婷带领团队,与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一行24人,专程来到这里。他们驻足在一幅幅历史画面前,聆听讲解,重温那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壮举。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学习,而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张婷感慨地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我们血脉的基因。”
正是这份基因,推动国控北京在近年来持续协调优质医疗资源,先后联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应急总医院等多家首都医院,一次次走进平陆,开展义诊、捐赠设备、培训基层医生等活动,甚至把微创手术带到老乡“家门口”。
首都医生来到“家门口”
2025年10月18日下午,平陆县常乐镇气温偏低,秋风带着凉意,但义诊现场却暖意融融。应急总医院的医生和国控北京的义诊志愿者提前布置好诊台,耐心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村民。
前来问诊的患者排成长队,党员志愿者帮助提供引导服务,义诊工作紧张而有序。
“医生,我这眼睛老是模糊,见风就流泪。”一位白发老奶奶坐到眼科医生桌前。
“奶奶,别着急,我帮您看看。”医生仔细检查后宽慰道,“您的眼底没有大碍,就是有点结膜炎,需要点一些眼药水,平时注意少揉眼睛。我给你开个单子,按时用药就行。”
不远处,中医科的诊台前排起了队。一位大爷拿着药方感慨:“我这咳嗽已经多年了,北京的中医一看就准,开的方子也细致。”
中医医生一边写处方一边叮嘱:“您这个年纪要注意保暖,药要按时煎服。”
骨科和内分泌科的诊台也格外忙碌。医护人员不仅仔细询问病情,还不停嘱咐:“大爷,您这关节问题不适合再干重活了,我教您几个康复动作,每天坚持做。”
尽管天气微凉,但医生们始终耐心接诊,村民们也久久不愿离去。一位看完病的村民激动地说:“从来没想过,不去北京也能挂上首都的专家号!”

“面对面”传授医疗技术
2023年7月,国控北京邀请航天中心医院赴平陆县开展“同心走基层 同行送健康”大型义诊活动。就在义诊期间,一次院际交流中,平陆县人民医院医生提到一位60多岁的老年患者因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入院,家属对手术风险顾虑重重。了解情况后,航天中心医院的专家当即决定协助开展手术。
手术室内,无影灯投下明亮而均匀的光线,映照着医护人员专注的神情。腹腔镜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患者体内情况,手术难度较大。航天中心医院的专家沉稳操作着腹腔镜器械,通过几个微小的切口完成组织分离和病灶切除。手术过程中,专家不时向身旁的平陆县人民医院医生讲解操作要点和解剖标志,将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倾囊相授。
一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一直守候在外的家属得知消息,连声道谢:“专家来得太及时了,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这样的病例正是最好的教学机会。”平陆县人民医院的姜利东医生在术后感慨地说,“通过北京专家的现场指导,我们不仅完成了高难度手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处理急重症的关键技术,这对我们基层医生来说太宝贵了。”
近年来,通过国控北京的持续协调与精心组织,来自北京多家医院的权威专家团队,深入平陆县人民医院开展了多场专业培训,累计培训本地医护人员170余人次。
这种“面对面”“手把手”的传帮带,极大提升了平陆县医生的临床技艺和诊疗思路,为筑牢当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根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单向援助到双向共建
2023年6月,在平陆县杜马乡卫生院,国控北京联合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共同捐赠了一批基层急需的医疗设备,包括血压计、血糖仪、血氧仪等基础诊疗器材。“这些设备虽然不算高端,但对提升基层诊疗能力非常关键,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更便捷、更准确的健康服务。”杜马乡卫生院院长李鹏伟在接收时表示。
近年来,国控北京持续关注平陆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先后多次组织医疗物资捐赠,涵盖救护车、监护设备、常用诊疗仪器等,累计价值超过50万元。这些物资的投入,有效缓解了当地设备短缺的困境,也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了硬件支撑。
在捐赠仪式后的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中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不仅带来了设备,更希望把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管理经验和适宜技术引入平陆,助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系统提升。”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力宇表示。
近年来,国控北京以党建为引领,持续组织党员干部和医疗专家深入平陆,开展联合主题党日、红色教育、技术培训等活动,不断拓展共建内容、创新共建形式,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2024年5月,国控北京党委与常乐镇党委正式签署党建共建框架协议,双方以“共建、共享、共进、共赢”为主旨,建立起涵盖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社会责任、品牌共建等方面的长效合作机制。
党建共建,成为推动持续帮扶、深化两地情谊的重要纽带。
“形式在变,初心不改。”国控北京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春雨表示,“从当年的紧急救援,到如今的党建共建,我们始终致力于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健康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
65年前,一场生命救援将北京与平陆紧密相连;65年后,持续的捐赠、共建与交流,将情谊从“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深化为“同心走基层 同行送健康”。
时代变迁,唯有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历久弥坚。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