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河津:“防管育补”一体化 “一专多能”护青绿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06

本报讯(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曹文娟)入秋以来,在河津市秋季植树造林的各个现场,活跃着一支特别的队伍。他们本是守护青山的“防火尖兵”,如今化身“绿化先锋”,抢抓造林黄金期,全力投入秋季绿化,以专业、汗水与担当,为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注入新活力。他们是河津市森林防火专业队队员。

深秋时节,在黄河龙门景区以东的规划绿地上,一片跃动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河津市森林防火专业队队员们身着统一制服,正挥锹培土、浇水灌溉,在这片土地上精心描绘“绿色画卷”。现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测量组精准定位,挖坑组严格把控深度与口径,栽植组细心扶正苗木,管护组则牵引水管,悉心浇灌。一株株新栽的梧桐、白皮松在秋风中傲然挺立,焕发勃勃生机。“以往,森林防火专业队队员的主要职责集中在秋冬季至次年春季的森林防火特险期,负责巡查、宣传、扑救等工作。现在我们做到了‘防火期’与‘管护期’无缝衔接。当下,我们工作重点主要是补植补造、修枝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河津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原晓华告诉记者。

从“防火尖兵”到“绿化先锋”的角色转变,正是河津市林业局创新推行“一专多能”队伍建设的核心举措。今年以来,为破解森林防火队伍职能相对单一与常态化管护力量不足的难题,该局突破传统工作模式,让森林防火队伍在非防火期全面投身苗木管护和绿化管护建设中,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专业技能的有效拓展,探索形成县域林木“防管育补”一体化管护新模式。队员们利用防火期积累的对地形、林情熟悉的优势,开展常态化、网格化的巡查,不仅能及时发现并早期处理林木病虫害、人为破坏等问题,还能精准实施浇水、施肥、抚育等精细化养护作业,有效提升了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在此基础上,针对管护面积大、战线长的任务布局,河津市林业局积极整合社会经验力量,构建了以河津市国有林场为核心,国营苗圃、樊村镇铝东路、樊村镇西磑村、赵家庄街道邵庄村为四大分点的“一主四分”管护网络,形成“分片负责、高效协同”的基本框架。如今,这支队伍已成长为“既能扑救山火、又能造林绿化”的复合型专业力量。

“我们的思路很明确,在森林防火特险期,森林防火专业队队员是冲锋在前的‘防火先锋’和‘应急尖兵’;在非特险期,他们就转型为‘绿化管护主力军’和‘生态建设工程师’。”原晓华告诉记者,“这一创新模式有效实现了对林木资源从栽植到成林的全过程、闭环式管护。”自县域林木“防管育补”一体化管护新模式全面推行以来,河津市森林防火专业队已累计参与完成绿化造林上千亩,常态化管护林地面积数万亩,显著提升了森林资源管护效率与质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队伍建设的双赢,为黄河流域(河津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绿色动能”。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