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04
□谢宁高
河东闻喜,中华宰相村;裴柏圣地,千古家风源。北依峨嵋岭,南临涑水畔。汉将裴晔择此地,见古柏参天而定名;唐相裴度建功业,因安定社稷而封侯。千年沧桑岁月,出五十九相、五十九将之盛况;百代薪火相传,育六百青史、三千高官之伟绩。今访此方圣土,感怀世家风范,作赋以记之。
观其宗祠建筑,庄重宏伟。唐时始建晋公祠,历战火而屡修;清代重立碑廊石,汇文章书法精华。韩愈撰文,名家书碑,平淮西碑成三绝;裴潜封侯,裴度绘像,将相谱系耀古今。虽石碑部分受损犹存气度;宰相台规模初现,融文化商业于一体。
溯其家族兴盛,源远流长。伯益之后受封裴乡,去邑从衣始得姓;周秦绵延开枝散叶,三眷分流遍华夏。魏晋时期成为名门,隋唐之时达于鼎盛。裴秀制图开地理先河,裴松之注史补充遗漏……文武双全,德才兼备,诚所谓“天下无二裴”也。
究其传承之道,家训为要。十二则家训立道德标准:敬祖先孝父母、和宗族、睦邻里、立谨厚、尚勤俭、严教养、明德义;十戒律规范警示后人:毋赌博、毋盗窃、毋淫邪、毋酗斗、毋忘本。故有裴政定《开皇律》革除酷刑,裴耀卿通漕运解关中之饥;裴行俭书法兵法人称双绝,裴休崇佛兴教德化一方。
其教育传承,尤重耕读。设书田助学子,兴水利丰农耕;绿野堂传清风,盛德堂彰仁爱。昔裴度午桥庄内聚贤才,白居易、刘禹锡吟咏唱和;裴休兴学馆中授经典,四莹方学子得沐儒风。今村中学堂魏然,村民捐资重教;家训刻石,童子皆能诵传。
裴氏之历史贡献,政治则辅佐朝政,定法制;军事则平定藩镇护统一;律法则开创刑典新模式,外交则沟通中外启文明。更兼史学家三裴继绝学,传奇开文体;科学家精研历算,将军守边疆。
今观裴氏现象,于现代社会启迪深远:其一,家风建设乃育人根基,德业北兴可朔栋梁;其二,清廉自律是为官要义,勤俭持家可养正气;其三,文化传承贵在持续,重教投资功在千秋;其四,开放包容方成大道,中西融合始创新机。昔裴矩历仕三朝皆恪尽职守裴度四为宰相仍坚守初心,此等忠贞廉节,正为今之从政者镜鉴。
赞哉!裴柏村裴氏,实中华文明之缩影;裴氏家规,乃传统文化之精髓。昔人云:“将相连续出,公侯代代传”,非独天赐,实乃人谋。愿今人承其精神:以孝亲爱国立心,以勤学笃行为业,以清正廉洁自律,以兼济天下为志。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