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

以法护航非遗传承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03

10月30日,新绛县人民法院龙兴法庭积极践行全会精神,以精准法治服务为非遗传承松绑赋能,让古老技艺在创新创造中焕发新生机,为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注入法治力量。

当日,龙兴法庭负责人带领干警走进绛州澄泥砚文化园、于良英笔庄、晋玉坊等非遗点位,在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精准破解传承发展中的法治难题。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文化园内,传承人蔺涛专注雕刻怀素写蕉砚,数十道复杂工序凝结着千年匠心;省级非遗于良英笔庄里,于永杰娴熟剔除笔头劣料,祖孙相传的技艺故事饱含坚守;市级非遗晋玉坊中,胡亚纬将晋南传统玉器纹饰与现代审美结合,为玉笔杆雕刻的龙兴塔纹饰独具创意——干警们见证着非遗传承人在坚守中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深知为这份创新创造保驾护航的重要意义。

聚焦非遗传承创新中的痛点堵点,法庭干警化身法律“守护者”,为传承人送上“定制化”法治服务。针对原材料采购、工艺专利保护、产品销售推广、直播电商运营等创新发展关键环节,干警们精准解答采购合同风险、知识产权保护、用工权益保障、电商合规运营等疑问,筑牢法律“防火墙”。同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规定,用通俗语言梳理非遗创新常见法律问题,让传承人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不少传承人表示,法治保障让创新之路更顺畅,期待进一步学习法律知识、感受法治力量。

此次走访是龙兴法庭践行全会精神、以法护遗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法庭将持续立足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与“创新”需求,探索法治服务新模式,破解文化创新中的法律障碍,为新绛非遗在坚守古韵中大胆创新、在融合发展中提质升级提供坚实法治支撑,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光彩,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基层法治力量。

 记者 王露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