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8
近日,记者抵达临猗县三管镇陆喜营村时,正值秋日午后。秋阳为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沉静的金黄。步入村子,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改造的办公楼窗明几净,宣传栏上的红白事新规十分醒目;道路两旁,绿意盎然的苗木高低错落;不远处的百亩西洋梨示范基地里,连片的梨树在微风中摇曳。一片蓬勃生机,正在这片曾被贴上“软弱涣散”标签的土地上茁壮生长。
从昔日的“后进村”到如今的“和美乡村示范先进村”,陆喜营村的振兴之路,正如这秋日里的梨园,沉静内敛,却处处孕育着来年丰收的希望。
一面旗,引领强基路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产业兴旺、村容整洁的“示范村”,4年前还顶着“软弱涣散”的帽子。当时的陆喜营村,党员教育管理松散,村民人心不齐,集体经济一年收入不足5万元,是有名的“老大难”。
转机,从党建引领的深刻变革开始。
2022年,陆晓峰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这位“80后”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塑党组织战斗力。他带领村“两委”干部修缮村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功能空间,让党员学习有阵地、活动有场所;创新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设立政策宣传、卫生监督、矛盾调解等8类岗位,实行无职党员“码上亮”承诺制,群众扫码即可监督党员履职情况。
“过去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现在人人肩上有担子,干事劲头足了!”老党员陆红旭感慨道。村里还创新构建“党建研究支部议、产业发展支部带、人居环境支部干、便民服务支部在、基层治理支部引”的工作格局,将党建触角延伸到乡村振兴的每一个角落。
一颗梨,结出振兴果
陆喜营村耕地面积9000多亩,过去以苹果、桃、梨等传统果树种植为主,由于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始终不高。如何破局?村“两委”经过深入调研,把目光投向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走进陆喜营村的百亩西洋梨示范基地,滴灌管道在梨树间延伸。虽已过采摘季,村民仍在剪枝、施肥、整地,为来年做准备。“这新品种西洋梨,管理省心,效益却高出一大截。”村民陆创趁介绍道。他口中的新品种西洋梨,是村里率先引进的“新卡门”“图兰朵”等优质品种。新品种管理简便,采用“不刻芽、不拉枝、不套袋”的轻简栽培,配合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两人管百亩”的现代化种植模式。
然而,新品种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西洋梨对水肥要求很高,刚开始我们的树苗长势很不理想。”到村工作的大学生周大鹏回忆道。那段时间,村干部带着村民驻扎在地里,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反复调试,终于攻克难关,让这片土地真正“活”了起来。
科技打开产业升级之门,而真正凝聚人心的,是“股票田”这一模式创新。
“我把地‘存’进合作社,有保底租金、干活薪金、年底股金,当个‘三金’农民,心里踏实!”在梨园干活的陆大姐一语道出关键。这套“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股票田”机制,通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整合资源。具体而言,农户以土地入股(每亩保底500元),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占股41%,社会资本投资占股16%,收益则按农户50%、村集体30%、投资人20%的比例共享。此举让百亩土地快速流转,带动入股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基地设置的20多个固定岗位,更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2.4万元。
与此同时,村里还大力发展大棚杏产业,引进“金太阳”“黄金子”等优质品种,通过精准的设施调控实现错峰上市,预计亩收益超过2万元。
一颗颗西洋梨,一筐筐大棚杏,甜了舌尖,鼓了腰包,成为陆喜营村产业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一张网,织就安心图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产业兴旺了,基层治理和人居环境也必须跟上。
陆喜营村将基层治理细化为“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三级体系,9个网格覆盖全村585户。网格员陆兵强每日走访包联户,“谁家有困难、哪里有矛盾,我们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解决。”这张精细的“网”,兜起万家心安,让“矛盾村”变为“和谐村”。
村里还修订村规民约,推出“红白事新五条”:宴席菜数减了、迎亲车辆限了、烟花爆竹禁了、彩礼金额降了……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民纷纷响应。“去年我儿子结婚,省了上万元!”村民陆锐霞笑着说。
每年举办的“吉祥艺术节”“敬老文化节”“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更让文明新风浸润心田。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热火朝天的“村晚”,让乡村的夜晚充满了欢声笑语。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面子”,更是“里子”。陆喜营村下大力气开展“三清一改”,成立清洁、管护两支队伍,推进垃圾治理、污水整治等工作。
近年来,该村投资65万元实施天然气、自来水入户;投资180余万元铺设沥青路7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40盏;栽植绿化苗木千余株;污水管网改造全覆盖……“道路畅、路灯亮、环境美”成为现实。
最让村民称道的是,该村把废弃粮仓改造成“粮食主题餐厅”,既传播了农耕文化,又方便了村民红白事就餐,减轻负担。“现在村里环境好了,设施全了,住着比城里还舒坦!”陆锐霞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乡村振兴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陆晓峰站在田埂上,声音洪亮,神情坚定。他的身后,是静谧的梨园,更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下一步,陆喜营村将深化西洋梨产业链建设,推动种植观光、采摘体验、梨文化科普融合发展;扩大大棚水果种植规模,积极探索“电商+物流+直播”销售新模式,让“陆喜营品牌”走得更远、更响亮。
秋阳柔和地洒在西洋梨基地的标牌上,梨园深处,新的故事正在悄然酝酿;振兴路上,陆喜营村的脚步愈发坚定有力……
记者 许 菲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