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大河湾>

时光深处的旧信封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24

□南崇俊

这几天翻看书橱里几本旧书,不经意间翻出几个泛黄的旧信封,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尘封在信封里的旧时光。

我上小学时就开始做文学梦。当时虽识字不多,但只要钻入小说设置的情节迷宫,就如同进入了诸葛亮的“八卦阵”,无法找到出口。当然,我也不想去找出口。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从《儿女风尘记》到《艳阳天》《金光大道》,中国文学精彩纷呈、光芒四射。在这样的文学世界中畅游,我深深地被其中的每一篇文字打动,每读一字都有一番沁人心脾的感触,陶醉、激昂抑或心颤不已。在微弱的油灯下,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阅读小说上,有几次甚至到了不舍昼夜的程度。正是因为喜爱,所以执着,在受到这些优秀作品熏陶的同时,我也逐渐产生了写作的兴趣。从此我便开始有了一种寄托,开始迷上了写作,一颗文学的种子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1974年高中毕业回到农村后,白天下地回来忙完家务活,我便把柴米油盐的琐碎事儿,关在心门之外,静下心来坐在床前,把自己最好的状态,融入文字里。跳跃的思绪化作文字汩汩地流淌着,转眼间,便密密麻麻地铺满稿纸。我就喜欢这样,独居一室,在昏暗的灯光下,安静地写着自己喜欢的文字,与心灵深处的自己默默地对话、交流。我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闻到了流年浓浓的香,畅游在文字的海洋里,品到了岁月深处的暖。

那时候,通讯不怎么发达,寄信是作者与报社编辑部主要的联系方式。我投稿时常常把文字写在稿纸上,将稿纸装进信封,用邮寄的方式投递出去,然后就是焦急的等待和期盼。那时候年轻气盛,可以说是激情似火热,志向比天高,我不断地向多家报刊投稿。一天,两天,一年又一年,我写的手稿也在这日日月月中,如涨潮的水,一点一滴,一撂又一撂地堆积,但仍未见报一篇。当年,我就这样在青春岁月里,编织着七彩的文学梦,在希望与失望之间挣扎着。尽管如此,我仍然不灰心、不丧气,因为热爱,只管认真地读书、潜心地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我的不断努力,终于我的处女作——诗歌《旱年照样夺丰收》发表在1977年《运城地区报》文艺副刊上。那一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终于向着文学的殿堂迈出了一步。尽管在别人看来,只是微小的一步,但却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接下来,我在写作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近几十年来,累计在《山西农民报》《山西晚报》《运城日报》等各种报刊发表小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超百篇。

其实对于文学,我是单纯的喜欢与热爱,发表出来只为图个高兴快活。我深知,我没有文学的天赋,再怎么写也成不了大作家大文豪,可我还是愿意为文学耗尽心血而无怨无悔。我喜欢写文字,从心里真实地喜欢着,我不怕这条路有多艰难,哪怕是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常听别人说,写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觉得这样说的人,是没有真正地爱上写文字,若是真心爱着,就不会再去抱怨苦与累。而我,只要能够轻松自如地坐在电脑前,随心所欲地把一个个文字精灵串联起来,就觉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儿。因为爱上文字,我遇见了最美的自己,日子充实而快乐;因为爱上文字,我的心田四季花开,处处绽放着生命的惊喜。

如今网络时代,电子邮箱、微信让信息传递更便捷,但在我心里,那一封封架起编读之间感情“桥梁”的旧信封带给我的快乐依旧难忘。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