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24
小时候,总有干不完的活。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写作业是最开心轻松的事情。可惜那时候没有任何教辅资料,作业也只是课本上的几道题,翻来覆去地做,熟练到记住每一个细节,父母也大多不会关注作业完成的质量,只关心你有没有做完,赶紧去帮家里喂个鸡、割草喂牛、捡捡落果、摘摘绿豆、收收玉米……尤其是摘绿豆,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真的比写作业痛苦十倍百倍。
每年暑假,父母都会种很多绿豆,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绿油油的豆苗。每个烈日炎炎的下午4点多,我都会准时挎上篮子,跟在母亲后面去地里摘绿豆。那一大片地不知道多少亩,也不知道母亲到底种了多少行,我一直摘到太阳落山。就这样,一来一回穿梭在那绿豆地里,忍受着绿豆苗划腿之痛,一把又一把地把绿豆摘回,心里还不停地催促自己,摘快点,摘快点,一来可以早早摘完回家,二来可以让母亲少干点。
汗水不停地滴落,思绪不停地飘远,手里的动作却不敢慢下。渐渐地,夕阳西沉,晚霞染红了天际,视线也开始模糊,分不清豆荚是黑是绿。于是,和母亲一起背上一下午的收获回家,洗手,滚水泡馍就咸韭菜,此刻,我是真的开心!
睡一觉起来,太阳照常升起,父母又下地干活去了,我负责烧火做饭,打扫院子,晾晒昨天摘回来的绿豆。这是一个农村孩子干农活应有的自觉,父母也从来没有教导我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我的自觉都是看到的父母的样子,虽然父母不是教育家,但他们不言传只身教。
我把灶膛里塞满柴火,就去把绿豆晾晒到平房顶,摊开摊薄,让它们接受烈日的暴晒。
七月的太阳,那叫一个火辣辣,一中午,如果你走近绿豆,都能听见绿豆崩崩裂开的声音。吃完中午饭,我把绿豆再聚成一堆,刚开始,拿上棍子去打,打得胳膊疼、手疼,绿豆蹦得到处都是。后来,我总结经验教训,把绿豆装进袋子里,封住口打,这样就省事多了。打完,过滤掉绿豆皮,我把绿豆装进袋子。
收拾完了就又到了下午4点多,我又跟到母亲后面去摘绿豆,又是一个又一个来回地走。那时,我是真的想不通,绿豆为什么不能一次性成熟?为什么要一天熟一部分?为什么要一天天、一遍遍地考验人的耐心?但其实有时候你发现没有,这些庄稼好比教育,只要你辛勤耕耘都会有收获,孩子们就像这绿豆,有的成熟得早,有的成熟得晚,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着急反而容易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到后来,暑假摘的那些绿豆,最终也变成了我的学费,支撑我不断前行。在此以后的岁月里,这些儿时吃过的苦,流过的汗都变成了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每每遇到困难与挫折,都能咬牙渡过,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摘绿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我时常还会给孩子和朋友讲起这些事情,嘴上说着辛酸,心里涌起的却是满满的、幸福的回忆!
(马绵)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