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22
今年以来,垣曲县中条社区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将愚公移山精神融入社区发展治理模式中,开辟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新路径。
“您看这电表,现在按平价算,每个月能省不少电费呢!”在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中条社区的老旧小区里,工作人员拿着电费单,跟居民王大爷细细算账。这样温暖的场景,正是中条社区借鉴《愚公移山》“矢志攻坚、代代接力”精神,破解治理难题、服务居民的生动缩影。
明确的目标与使命,是社区前行的“定盘星”。就像愚公始终坚守“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目标,中条社区党支部把“为民服务”拆成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以前家里有难处,都不知道找谁商量,现在社区干部常来串门,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的事都帮着想办法!”家庭困难居民王阿姨握着社区主任的手感慨。从“无人帮扶”到“精准守护”,社区让弱势群体有了稳稳的依靠。“不用跑大医院,在家门口就能量血压、问医生,太方便了!”参加小区爱心义诊的吴奶奶笑着说,社区把健康服务送到了“最后一米”。不仅如此,社区还啃下老旧小区“高价电”转“平价电”的“硬骨头”,并帮宋大姐拉起了文艺队。这些事落地生根,让居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家园的信念愈发坚定。
汇聚居民合力,是社区发展的“动力源”。正如愚公率子孙荷担、邻人孀妻遗男跳往相助,中条社区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让居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凝聚起“众人拾柴”的力量。今年中秋、国庆晚会筹备时,居民们热情高涨:“我做过活动策划,流程我来顺!”“我会唱歌,必须上台露一手!”“后勤保障交给我,桌椅道具都没问题!”大家各尽所能、分工协作,晚会办得格外精彩。社区还建起“居民人才库”,电工刘师傅说:“现在社区找我帮更多人解决用电难题,这手艺算用对地方了!”文艺爱好者陈姐也笑着补充:“在这里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排节目,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特别有意义!”居民的智慧与力量,成了社区建设的“活水源泉”。
秉持坚韧不拔的劲头,是社区破局的“金钥匙”。愚公面对智叟质疑,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坚持回应,中条社区党支部也凭着这份“啃硬骨头”的韧劲,解决了不少民生难题。此前,部分老旧小区没有专属停车位,居民停车难问题突出。社区没有因“涉及户数多、协调难度大”而退缩,而是一次次组织居民开会协商,一遍遍实地丈量规划,最终划定了30多个停车位,还加装了充电桩。“以前下班得绕着小区找车位,现在回家就能停,社区真是把实事办到了我们心坎里!”居民张先生竖着大拇指说。面对“三无小区”环境脏乱问题,社区更是带头清理杂物、粉刷墙面、补种绿植,还发动居民制定“楼道公约”,如今的小区整洁又温馨,居民们都说:“这‘旧貌换新颜’,全靠社区不放弃的劲头!”
凝聚团结协作的力量,是社区温暖的“黏合剂”。愚公一家及邻里同心协力、寒暑不休移山,中条社区党支部也用一场场活动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让“邻里情”变成“一家亲”。腊八节,党员们端着热粥上门:“李奶奶,喝碗粥暖暖身子,有啥需要您尽管说!”春节前,禁毒宣传活动上,居民们围着展板讨论:“这些知识得教给孩子,平安过年才安心!”“谢谢社区还记得我们,这年货太贴心了!”失独老人刘叔接过慰问品,眼眶泛红。“非遗贺新春”活动中,孩子们跟着手艺人学剪纸:“真好玩,下次还要来!”“义诊送温暖”“三无小区环境整治”……每场活动都充满欢声笑语,居民们常说:“现在邻里像家人,社区就是我们的家!”
从《愚公移山》中汲取“矢志不渝、众志成城”的力量,中条社区党支部让古典智慧照进了民生现实。未来,中条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优化“主动问需-精准服务-常态治理”闭环,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具质感。
记者 王露 通讯员 刘晓倩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