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20
傍晚,盐湖岸畔,远山如黛,水天一色。位于盐湖景区的山海城公共文化空间内已涌入不少游客。人们拍照打卡、读书闲谈,享受着都市里的“静时光”与“慢生活”。
这里便是最近颇有热度的新晋打卡地,藏在运城盐湖景区游客中心南侧的“白房子”中。富有艺术感的装修风格撞上紧邻盐湖的绝佳位置,让它成了“出片神地”。
“盐湖映着中条山,随手一拍都是山海大片!”“透明鱼缸墙拍金鱼写真,氛围感直接拉满!”“整面书架当背景,照片自带故事感!”
如果说“好拍”是它吸引游客的第一亮点,那文创、咖啡与书籍则为它添了更多温度,正如网友所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盐池边的治愈角落”。
玻璃房的“诗意新生”
过去,这里是座荒废的玻璃房;如今,不少人在此找到亲近自然的窗口。
“盐湖太美了,感觉我也置身于风景之中,特别放松和满足。”游客高女士感慨。
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秉持“自然为幕,灵感作舟”的理念,耗时数月,将斑驳的旧玻璃房改造为通透明亮的艺术空间。眼前,室内外视野贯通,盐湖的粼粼波光与中条山的绵延轮廓尽收眼底,建筑本身也成为山海之间的一个诗意画框。
“我们希望每位到访者,都能在阅读、交流与美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原野。”顺着负责人的指引望去,书架旁有读者轻声交流,文创区里有人驻足挑选,咖啡香与墨香在空气中交织,恰是这份理念的生动写照。
年轻人的“山海浪漫”
走进空间内部,功能分区清晰而巧妙:四人方桌适合好友小聚,玻璃墙边的餐台让湖景成为最佳佐餐伴侣,咖啡吧台前总有游客驻足,欣赏拉花艺术与咖啡香气的完美融合。
室外露台往往“一位难求”。尤其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吹着盐湖边的晚风,品尝着醇香的咖啡,与三五好友一起闲聊都是一种别样的享受。景色正好时,再摆上几个Pose,镜头里盐湖风光近在咫尺,随手一拍便是氛围感拉满的“神图”。
文创区则是另一个让人流连的角落。非遗手作精巧别致,极具匠心;各色文创琳琅满目,设计吸睛。
“盐湖、关公等主题的冰箱贴最受欢迎,很多游客专门过来收集。”店员介绍,架上悬挂的“运城”购物袋还是店里原创,因其独特的设计,也成为游客爱不释手的纪念品。
“我们大部分区域营业至晚上8时30分,但小酒吧是24小时开放,为‘夜猫子’留了一扇窗。”负责人表示。夜幕降临后,点一杯特调,倚窗欣赏盐湖夜景,成为许多年轻人宣告结束一天的方式。
治愈空间“常来常新”
晚上6时30分,一阵轻柔的惊呼从空间一角传来——墙边的座椅区,“浪花”投影缓缓亮起,光影起伏,如真实潮汐。
“我们根据游客反馈调整了好几次,才做出现在这种有层次、有动感的波浪效果。”店员笑着说。这处“限定景观”每晚定时出现,总能在瞬间吸引人群聚集,成为空间中不成文的互动仪式。
“坐在这里,和朋友一起欣赏盐湖美景,感觉所有的压力和疲惫都一扫而空了。”市民小景说。
据了解,未来山海城公共文化空间还将进一步丰富体验:计划搭建小舞台,邀请乐队、歌手驻场演出,让音乐与湖光山色相融;同时会持续更新文创产品与展览主题,用更多元的形式,让这座盐湖之畔的“精神栖息地”,成为年轻人常来常新的“快乐据点”。
记者 赵泽艳 陈怡霏
文/图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