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20
9月25日上午,一场特殊的认亲仪式在绛县公安局上演——当两鬓斑白的老杨夫妇与失散40年的儿子小安紧紧相拥,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泪水模糊了双眼,哽咽代替了千言万语,这个迟来了多少个日夜的拥抱,让在场所有人动容。
“孩子,我们终于找到你了……”母亲颤抖的双手轻抚着儿子的脸庞,仿佛要弥补这40载的缺席。这一刻,他们等待了整整半生。
那个永远定格的冬日
记忆回溯到1985年2月2日,绛县的街头弥漫着年关将至的喜庆气息,然而对当年的老杨一家来说,这一天却成为生命中最寒冷的冬日。
当天下午,两岁多的儿子在县城一店铺附近玩耍时意外走失。焦急万分的夫妇二人寻遍大街小巷无果后,最终来到绛县公安局古绛派出所报案。
“接到报案后,我们全所民辅警的心都揪紧了。”当年参与办案的老民警回忆,派出所第一时间联合绛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展开调查,在凛冽寒风中进行地毯式搜寻。那些日子,绛县的大街小巷贴满了寻人启事,民辅警走访了上百户居民,排查了每一个可能的角落,然而获得的仅有路人不确切的零星信息。
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尽管投入了大量警力,案件的侦破工作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十年不熄的寻亲灯火
岁月更迭,人事沧桑。40年间,绛县公安局的民辅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小安下落的追寻从未停止。
“这起案子就像一块巨石,压在我们的心头。”刑警大队民警陈雷介绍,他从2009年接手这起案子,在寻找小安的过程中,他们走过很多弯路,辗转多个省份,核查了上百条线索,从最初依靠双腿走访,到后来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侦查手段在不断升级,但每一次满怀希望的出发,换来的却常是无功而返的失落。
从一次次惊喜到一次次失望,但信念从未动摇,民辅警接力传承,将这份责任与牵挂深埋心底,持续梳理线索,完善信息资料,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突破口,即便希望渺茫,也从未放弃过努力,因为他们深知,每一个走失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与痛苦。
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寻亲路上,老杨夫妇也从未放弃过希望。每年的春节,他们都会多摆一副碗筷,仿佛儿子只是出门玩耍,随时都会推门而入。
跨越千里的温情求证
转机出现在2025年4月。随着刑侦科学技术的发展,民辅警在“团圆行动”中通过大数据研判发现了一条重大线索。
“我们发现河南省郏县籍男子小韩与杨家夫妇存在亲缘关系的高度可能。”陈雷说,“当时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比对出800余个可能对象,整整一周时间,再通过进一步一个个排除,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小韩身上。”
这条线索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让所有参与案件的民辅警为之振奋。他们立即前往小韩目前的工作地四川省,在那里了解到,小韩二十几岁时得知自己并非亲生,但对自己的身世知之甚少,他也曾尝试寻找亲生父母,但因线索太少而未能如愿。
为确保万无一失,民辅警还前往河南省,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走访了小韩养父母的邻居等,拼凑出他40年来的人生历程。
“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又要尽量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陈雷表示,每次走访他们都格外谨慎,既要查明真相,又要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和情感。
随后,在运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支队的大力支持下,有了最终答案:小韩就是40年前在绛县走失的男孩小安。当鉴定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办案民辅警激动不已——这场持续了40年的追寻,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认亲仪式上,小韩紧紧握着年迈父母的手,一刻也不愿松开。虽然乡音已改,但血脉中的亲情从未隔断。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始终感觉自己的人生缺少了一块拼图,如今终于找到了归宿。
“感谢公安机关从未放弃,让我们在有生之年还能与儿子团聚。”老杨夫妇眼含热泪,向办案民辅警深深鞠躬。随后,二人将两面写有“坚守初心助团圆 担当使命解民忧”“绛县刑警担使命 千里寻亲终圆梦”的锦旗和一块写有“公安铁军守初心 圆我多年寻亲梦”的牌匾赠予绛县公安局,对公安机关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40年的离散,半生的等待,终于在这个秋天结出了团圆的果实。对他们来说,失去的时光已无法追回,但未来的每一天,都将是崭新的开始。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40年,足以让青丝变成白发,让街巷换了模样,却没能冷却公安民辅警追查到底的决心。从1985年寒冬里的地毯式搜寻,到后来跨越省份的线索核查;从最初依靠双腿走访的“笨办法”,到借助大数据研判的科技助力,变的是侦查手段,不变的是“不放弃”的初心。陈雷等人接过的不仅是案件卷宗,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在一次次失望中重启调查,在千百条线索中筛选真相,用“钉钉子”般的韧劲,为这场漫长的寻亲路点亮了希望。
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圆满,更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最生动的诠释——他们守的是案件,护的是民心,圆的是无数家庭团圆的朴素梦想。
这场跨越40年的团圆,让我们看到:有些等待,终将迎来回应;有些坚守,终将开花结果。每一次这样圆满的背后,都有一群人在默默守护,用责任与担当,为“人间至暖”写下最动人的注脚。 记者 张蕊彤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