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山楂抢收有“靠山”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20

本报特约通讯员 史甜甜 通讯员 原于惠

眼下,正是山楂成熟上市的“黄金期”,可连日阴雨却给河津市赵家庄街道南里村的千亩山楂园蒙上“阴影”。该村村“两委”迅速启动“保采收、保销售”的“双保”行动,为果农守住丰收成果,成为大家心中最靠谱的“靠山”。

走进南里村的山楂地里,连片的果树上挂满了红透的山楂,农户们穿行林间,动作里满是抢收的急切——有人捏住果柄摘下红果放进筐里,有的蹲在树底捡拾着地上的鲜果,还有人把满筐山楂整齐堆放在三轮车上,田间地头尽是抢收的繁忙景象。

在该村的山楂交易现场,景象也是同样热闹:一辆辆满载山楂的三轮车整齐“列队”,等着过磅称重。“多亏村‘两委’给我们联系了客商,我今年种的4亩山楂一出地就被客商拉走,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种植户薛印庭激动地说。

作为典型的纯农业村,南里村1500余亩山楂是村民的“钱袋子”。此前连续降雨不仅打乱了正常采收节奏,更让山楂面临落果、裂口、霉变的双重风险。针对这一情况,该村村“两委”积极行动,雨势稍缓便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逐户摸排山楂受灾程度、统计成熟量与采收进度,同步启动“双保”行动——一边协调周边村的劳动力帮助农户抢收,最大限度减少地头损失;一边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线上借助抖音、微信等平台发送山楂销售视频,线下积极对接老客户、合作商,双渠道同步发力拓宽销路,确保山楂“应收尽收、应销尽销”。

从“愁采收”到“快采收”,从“怕卖难”到“卖得好”,南里村“两委”的主动作为,不仅化解了阴雨天气带来的产业危机,更让农户在“抢收战”中吃下“定心丸”。据统计,在该村村“两委”的全力推动下,超三分之二山楂已完成采收销售,剩余部分正在紧张采收中,最大限度降低了农户损失。

如今,一车车满载希望的山楂发往全国各地,而农户们紧皱的眉头也终于舒展,丰收的喜悦再次洋溢在南里村的田间地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