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低效用信,如何高效激活?

——芮城农商银行助力稳投资、扩消费的调查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4

“低效用信”如同沉睡的资本,如何将其高效激活,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稳投资、扩消费的强劲动能,是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芮城农商银行通过创新实践,给出了一个层次分明、逐级演进的解决方案——不再满足于传统信贷业务的“一贷了之”,而是开启了一场从“送产品”到“送体验”,进而升华至“送价值”乃至“送文化”的深度变革。

通过这“三级跳”,芮城农商银行成功激活信贷资源,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旺水。

从“送产品”到“送体验”

今年8月的一天,家住福乐园小区的高先生,再次使用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桩时察觉到,原来充电最少需要充值5元的规定变了,最少充值2元即可。

为什么会变?因为包括高先生在内的居民普遍反映,电动自行车充满一次,最多需要2元。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芮城农商银行迅速改变“最少充值钱数”,并给予优惠——居民充电可享七折。

一家银行,怎么跨界做起了充电桩的生意?这是该行进行场景建设、提升服务体验的生动实践。

8月以来,芮城农商银行全面布局场景建设,牵手第三方为该县23个小区安装了50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此次行动直接覆盖居民2000余户,触达客户群体4000余人,实现了特定区域内充电场景的规模化布局,有效替代了居民“拉飞线”充电的不安全方式,切实解决了民生痛点。

更重要的是,绑定充电高频场景后,居民通过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支付充电费用的习惯逐步养成,直接带动了芮城农商银行手机银行的活跃用户数增长及使用率提升。

这种金融服务场景的延展,将金融产品与社区高频民生场景深度融合。在充电桩场景中,该行通过现场宣传资料发放、线上支付页面植入等方式,将储蓄理财、信用卡等产品信息精准推送至社区居民,实现金融服务从“柜台内”向“社区里”的延伸。

而且,场景化的产品触达方式,相比传统柜台宣传更具场景关联性和用户接受度。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桩运行一个多月的数据显示,“支付+场景”模式具备可行性,“民生+金融”的双轮驱动不仅解决了民生问题,更实现了金融服务向社区的下沉渗透,为后续规模化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

芮城农商银行创新的“体验”,还辐射到了千里之外的芮城籍人士。

在上海工作的张先生今年7月4日在芮城老乡微信群发了条求助信息——“老家12岁的孩子,暑假想接到上海照顾,可父母年龄大了无法护送。”

恰好此时,芮城农商银行外拓团队正准备奔赴上海,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帮忙将孩子送到张先生身边。

更让张先生感动的是,他正计划购置一辆商务车扩大业务,芮城农商银行又为其办理了“晋享贷”,授信额度30万元。

在实际调查中,芮城农商银行发现,在外创业的芮城老乡常面临这样的金融困境:务工地的金融机构因他们流动性强,难以提供稳定支持;家乡的评级授信又因信息不对称,难以保证真实性。“两头够不着”的金融服务,成了不少人发展路上的梗阻。

对此,芮城农商银行主动破局,组建专业外派金融服务团队,为漂泊异乡的乡亲搭起“移动银行”——通过精准跟踪服务破除户籍地与务工地的信息壁垒,让金融活水跨越山海,滋养老乡们的创业梦。

芮城在外务工人员分布散、联系少,要让服务精准触达需求,前期需下足“绣花功”。该团队一方面“向外挖”,与当地商会、行业协会及老乡微信群群主等有效联动,摸清老乡们的行业特性、经营实况与资金缺口等;另一方面“向内求”,借助村“两委”、大数据等提前对接客户,从信用状况、经营数据等多维度评估,筛选潜在服务对象,为“靶向服务”打基础。

截至目前,这支“流动金融服务队”已在上海、厦门等10个城市服务450余户老乡,授信总额超1.02亿元,在异乡开辟出金融服务的新“蓝海”。

从“送产品”到“送体验”,这一转变,标志着芮城农商银行从过去单纯追求信贷规模的粗放经营,转向了以客户感受为中心的精耕细作。

从“送体验”到“送价值”

“小姑娘,我想查下我女儿的征信,可以吗?”

“大爷,您好!按规定,征信只能由本人查阅。”

“可……我的女儿因为意外去世了。她生前做生意,有借的钱。我想查清楚,帮她了了这事。”

“是这样啊!大爷,那您先坐下来,我来给您沟通下。”

这是前不久,在芮城县“人民之家”芮城农商银行专属窗口发生的一幕。

该行工作人员董芬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最终顺利为这位大爷办好了业务。

为打破金融服务与政务服务的壁垒,芮城农商银行在该县“人民之家”设立专属窗口,以“金融+综合服务”为核心,将专业的金融业务与贴心的引导服务深度融合,让客户在办理政务事项的同时,一站式解决金融需求。

“金融服务”这一块,该窗口专业高效办理,避免群众“政务、银行两头跑”。

关于征信查询服务——该窗口配备自助查询设备,安排专人协助操作。客户只需携带身份证,即可快速打印个人信用报告,解决了以往“查征信跑银行网点”的不便。

关于对公业务服务——为解决企业及群众在办理对公、对银行相关业务时“不知找谁办、不知怎么办”的痛点,该窗口构建起“咨询—引导—事了”的“闭环”服务体系,让群众“一次咨询、全程无忧”。

关于非现金金融服务——群众可在该窗口咨询银行卡激活、密码重置、手机银行、转账汇款、理财产品等非现金业务。

“引导服务”这一块,该窗口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政务与金融关联的引导:窗口工作人员熟悉“人民之家”各政务窗口职能,会主动为群众提供“政务+金融”联动指引。另一方面是全流程咨询帮办:针对老年群体、小微企业主等不同人群,提供“一对一”咨询帮办服务。

芮城农商银行在“人民之家”设立专属窗口,将金融服务嵌入政务服务场景,既发挥了本土银行“贴近群众、熟悉需求”的优势,又填补了政务大厅金融服务的空白。

价值,在不断付出中得到体现。

“不说别的,单是芮城农商银行为我们提供的零钱兑换业务,就帮了大忙。”眼下,又到了花椒丰收之际,多年种植、购销花椒的史江齐再次忙碌起来了。

“我们上门收购时,会碰到不少年龄大的椒农,他们用不惯微信或支付宝,我们就得付现金。”史江齐说,“所以,经常到农商行兑换零钱。”

去年花椒购销的几个月,芮城农商银行风陵渡支行兑换零钱的金额达600余万元。

花椒,作为芮城农产品的重要一支,现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该县当前的花椒种植面积达12.5万亩,年产干花椒6700余吨,年产值突破3.7亿元。

为此,芮城农商银行每到花椒购销旺季,都会提前启动“花椒产业专项服务预案”,一方面组建专人团队,上门摸排客户在收购、分拣、深加工等环节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建立“快速调查+高效审批”的绿色通道,确保信贷资金第一时间送到客户手中。

就在前不久,该行为史江齐发放了100万元贷款,让其不再为收购资金发愁。

史江齐与芮城农商银行的合作始于2000元贷款。多年来,在该行的助力下,他的花椒事业全面发展,去年的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

史江齐发展壮大了,为社会做的贡献就越大,产生的价值也就越大。

此外,该行还依托自身资源,牵线搭桥,为史江齐联系下游客户。8月初,该行为其对接了一家锅巴厂。

这种“不仅供资金,更解小难题”的服务模式,让客户切实感受到芮城农商银行“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温度。

在良好体验的基础上,芮城农商银行进一步洞察客户深层次需求,将金融服务嵌入到企业生产、个人生活的关键链条中。

从“送体验”到“送价值”中,客户授信被有效地激活。

从“送价值”到“送文化”

9月,芮城农特产品屯屯枣挂满枝头。此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山西枣汉子农副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决战”时刻。

这家以红枣收购、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业公司,去年购销红枣1.1万余吨,为当地枣农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恰逢红枣收购旺季,正在为流资担忧的“枣汉子”胡宏端接到了芮城农商银行零售部经理张芮萍的电话。

“胡总,咱是老朋友了,清楚你的需要。”

“张经理,你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就是利息能再优惠些吗?”

“胡总,你担心的,我们都给你考虑到了。这一次咱的‘燕归巢’产品,就是给你量身定制的。”

电话沟通两天后,“枣汉子”就收到了芮城农商银行的300万元专项资金。“额度增加了,利率下降了,手续更简便了。”胡宏端说。

透过给力的表现,人们看到了芮城农商银行“锐意惠农、诚信兴商”的价值理念。

对于芮城农商银行的“文化输出”,芮城春盛养殖场负责人李建平感触颇深。

李建平常年养猪,目前存栏600多头。2022年,由于扩建猪圈,他曾在芮城农商银行贷款50万元。

之后赶上了一波好行情,李建平连本带息结清了该贷款。

“最近猪价有些低迷,计划再养一段时间,这样投入就比较多了。”他的手头不那么宽裕了。

关键时刻见真情。芮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不仅提供了优惠利率,还设计出与养殖周期匹配的灵活还款计划,最大限度减轻李建平的流资压力。

越是艰险越要帮扶。芮城农商银行正是用一次次精准而温暖的服务,在“支农支小”的同时,也将诚信、互助、共赢的文化根植于客户心中。

诚然,最高层次的服务是价值观的共鸣。

通过从“送产品”向“送体验”“送价值”乃至“送文化”的层层跃升,芮城农商银行成功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边界,将冰冷的信贷资源转化为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综合金融服务。此举既精准滴灌了实体经济,又高效激发了投资与消费的活力,更为区域性银行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转型升级、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云里心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