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4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临猗县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艺润城乡”文化惠民系列活动。
一场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将节日的欢乐、文化的甘霖与时代的主旋律,深情款款地送到了基层群众的家门口与心坎上。
铿锵鼓乐响彻涑水河畔
10月1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首场演出在庙上乡山东庄村率先点燃热情。
涑水河畔,《中国龙》《九九女儿红》《中华魂》《龙腾盛世》4个鼓舞节目首先上演,鼓点铿锵,气势如虹,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更擂响了临猗人民喜迎双节的澎湃心声。随后,舞蹈《茉莉花》和《吉特巴》形成了刚与柔的“完美对话”,为群众带来了多元的艺术享受。
这场演出用欢声笑语践行“文化惠民、服务基层”的理念,不仅将节日的喜悦与文化的温度送到群众身边,更为整场金秋文化盛宴奏响了华彩序章。
敬老院里洋溢眉户乡音
10月2日,活动暖流涌入君悦敬老院。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第二场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眉户艺术为主要形式,为老年人送去节日的祝福与精神的慰藉。
演出现场,清唱《焦裕禄》选段歌颂了人民公仆的高尚情怀;锣鼓快板《千人百法下基层》生动展现了党的政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折子戏《唢呐泪》选段演绎了细腻委婉的人间真情;表演唱《银灯结彩花成双》赞美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小戏《山道弯弯》真实再现了基层群众的生活风貌。
老人们围坐一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熟悉的乡音乡韵中,感受着社会的关爱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92岁的张奶奶跟着哼唱眉户经典,眼角泛起泪光:“这些戏听着亲切,就像回到了年轻时候。”
多元艺术点燃群众热情
10月3日,临猗县府前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由该县文化馆火凤凰舞蹈队、同声艺术合唱团及电吹管协会联袂奉献的第三场演出热闹开场。
演出在《歌唱祖国》《走向复兴》等气势宏大的合唱中拉开序幕。一曲《望草原》悠扬婉转,勾勒出草原的辽阔壮美。歌舞节目同样精彩纷呈,舞蹈《美丽中国》舞姿优美,男声独唱《美丽中国》嗓音浑厚,共同描绘出新时代的盛世图景;女声独唱《红梅赞》传递出坚贞不屈的信仰力量,压轴舞蹈《山海情深》以动人的叙事将演出推向高潮,展现了艺术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
“这场演出就像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许多观众反映,不仅展现了临猗县群众文化的繁荣,更通过《我们的中国梦》等节目,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艺润城乡凝聚奋进力量
10月4日,第四场演出在涑水公园隆重接棒,以红色旋律激荡奋进力量。
演出在小合唱《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中温情启幕,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同声合唱团献上《黄河大合唱》《四渡赤水》等经典曲目,以恢宏歌声再现革命岁月的波澜壮阔。电吹管协会的表演同样精彩,《再唱山歌给党听》情感真挚,《英雄赞歌》则以激昂旋律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
10月5日,第五场演出在猗氏镇王村上演,巧妙实现文化惠民与法治宣传的“双向赋能”。开场舞《祖国你好》传递深情祝福,经典歌曲引发全场共鸣。尤为突出的是,音乐快板《提高警惕防诈骗》与三句半《法律知识记心间》等节目,以明快节奏和诙谐语言,将反诈知识与法律要点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使乡亲们在欢笑中增强了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演出在全体高唱《歌唱祖国》的激昂氛围中落幕,充分展现了文艺活动服务基层、教化人心的深远意义。
传统戏曲活化厚重历史
10月7日,系列活动又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晋县衙。这场演出真正实现了传统戏曲艺术与千年历史场域的深度融合,为基层群众献上了一场高品位的文化盛宴。
临猗县文化馆群星剧社的演员们带来了《屠夫状元》《山村母亲》等10个眉户、蒲剧经典选段,唱腔地道,表演精湛。在古建园林的映衬下,戏曲艺术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不仅为千年古衙增添了鲜活的文化气息,更通过“文物+非遗”的创新模式,有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
从涑水河畔的铿锵鼓点到敬老院内的眉户乡音,从府前广场的欢歌热舞到乡村舞台的法治宣讲,再到千年县衙的戏曲回响,这场涵盖“千人百法下基层”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主线的大型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节日庆祝,更是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实践、一次凝心聚力的精神洗礼。
艺润城乡,情暖万家。临猗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搭建更多像这样“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舞台,让艺术之花在郇阳大地处处绽放,以文化之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付 炎 通讯员 罗晓庆)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