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0-13
农机助力,秋粮归仓。
进入10月,连阴雨天气来袭,我市“三秋”生产面临挑战。为确保秋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连日来,我市各县(市、区)迅速行动,紧抓降雨间歇的晴好时机,全面打响秋收抢收战。
田间地头,履带式收割机在泥泞中穿梭作业,农机手昼夜不停抢收作物;烘干点里,烘干机24小时满负荷运转,快速处理湿粮,防止霉变。从地块收割到粮食烘干,各环节无缝衔接、环环相扣,凝聚起“不等不靠、全力抢收”的强大合力,用实干守护一季收成。
在盐湖区解州镇车盘村,记者看到,两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正在湿滑的田地里忙碌作业。种粮大户于建强趁着短暂的晴好天气,带领团队加紧抢收玉米。“连阴雨造成地里太湿,普通收割机进不去,我们就用履带式设备进行作业。玉米收上来就直接送到烘干厂烘干,一刻不停。”他说。
于建强今年种植玉米1300多亩,目前已收获约170亩。在抢收自家玉米的同时,他还帮助周边农户抢收。这些玉米第一时间被送往附近的烘干点。“我们的烘干塔一天能出1000多吨,比晾晒节省时间,也防止发霉。”盐湖区关泽农牧负责人高关泽介绍。
面对连续降雨,盐湖区提前启动应急预案,组织21台履带式收割机、10台四轮驱动收割机和13个粮食烘干点投入作业,日烘干能力超过2600吨。技术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和田间地头,指导农机手通过“小轮改大轮、大轮改双轮、双驱改四驱”等方式,提升湿地通行能力。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盐湖区已收获夏玉米5.9万亩,烘干粮食1万余吨。
与此同时,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全面加强对全市“三秋”生产的指导调度。日前,该中心指导组赴新绛县粮食主产区现场指导“抢收抢种保丰收”工作,督促农机合作社和饲料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用电、粉尘、高温等安全风险。指导组强调,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调度农机,及时动员群众抢收,并协调烘干企业、仓库等设施帮助群众烘干粮食,确保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河津市有24.1万亩玉米进入采收期,连日阴雨导致潮粮霉变风险增大。该市统筹调配268台联合收割机,抢抓晴好间隙开展抢收作业,并对全市烘干塔进行全面摸底,优化调度、错峰烘干,确保“机不停、粮不等”。
在垣曲县,科技护粮成为秋收新亮点。该县粮食产地烘干设施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项目近日投入运行,配备干燥机、地磅、输送机、除尘系统等先进设备,实现清选、烘干、运输全流程自动化操作。该项目的建成投用,将有效解决粮食产后烘干和储存难题,提升粮食质量和安全水平。田野上机械轰鸣,志愿服务也在秋收战场上大展身手。垣曲县王茅镇柳庄村的党员志愿者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员组成助农队,帮助农户抢收晾晒谷物。该镇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协调农机合作社储备设备、搭建晾晒场,全方位保障谷子产业安全收成。
机声隆隆、人影匆匆。不难看出,现阶段的河东大地从田野到车间,从农机轰鸣到烘干塔热浪,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粮战正在全市展开。
广大农户、农机手、志愿者与农业技术人员并肩奋战,用辛勤与汗水,守护着今年来之不易的丰收。
记者 刘凯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