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避开拔罐误区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0-10

误区一:拔罐能改善各种不舒服 很多老年人将拔罐视为万能保健手段,但在中医理论中,拔罐的适用范围其实很明确。拔罐主要针对外感风寒、风湿等外感性疾病,可通过负压引邪外出;也适用于经络不通导致的肢体酸痛,帮助疏通经络、放松肌肉。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患者正气充足,体质虚弱、气血亏虚者不仅难以见效,还可能越拔越虚。

误区二:身体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 并非所有部位都适合拔罐。拔罐时应注意避开皮肤破损、溃疡、水肿、过敏处,以及长有皮疹和肿瘤的部位;大血管分布处、心前区、骨骼凸凹不平处也不适合拔罐。

误区三:人人都可以拔罐养生 患有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浮肿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有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处于高热、抽搐、痉挛发作期,或过度疲劳、饥饿、醉酒、饱腹、口渴状态的人群;年老体弱者、儿童,以及精神紧张、对疼痛敏感者,这些人群不适合拔罐。

误区四:拔罐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拔罐时,留罐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一般控制在8分钟—10分钟,肌肉丰满部位最多不超过15分钟,时间过长易导致皮肤损伤、起水泡或血泡。

误区五:罐印越深代表“排毒”越好 罐印的颜色与“毒素”无关。通常情况,罐印紫暗程度较深,提示人体经络气血淤堵,或体质较强者感受寒邪;颜色鲜红,提示内热证;颜色浅淡或发白,提示虚寒病证或湿邪致病。另外,操作手法和拔罐位置不同,产生罐印颜色也存在差异。比如,留罐时间越长、负压越大,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越多,颜色越深;皮肤软薄或敏感的个人,罐印颜色易深;肌肉丰厚处(如背部)罐印颜色相对较浅,而肩颈等毛细血管密集处更易发紫。   

王燕丽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