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一泓清水入黄河 化污为净促振兴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17

秋日的新绛县万安村,万物葱茏。村中心的池塘边上,前来接水给桃树打药的农户熟练地打开开关,三五分钟后就接满了一大桶水。“这里原来是个蚊蝇滋生的臭水坑,现在不仅是村里免费的农用水取水点,还成了村里的景点。”新绛县万安镇万安村党支部书记王丰太说,“村内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经过厌氧反应池、微生态滤床净化后,变身一股清流汇入村中心的池塘,成为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新绛县聚焦“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以建设“五区五城”为抓手,深入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汾河(新绛段)沿线生态向好、产业向绿,处处是新景。

正在试运行的新绛县城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工程项目是“一泓清水入黄河”的重点工程,该项目运行后,可以将城市污水尾水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三项指标由原来的地表水V类标准提升至Ⅲ类标准,有效改善县域水环境,为城市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农村污水处理中,与万安村同期建设污水处理站并投入使用的还有上院村、泉掌村、三泉村、阳王村,这批项目有效服务13个村3.56万人,合计用地27.82亩,以“高效厌氧+微生态滤床”工艺处理,污水日处理量达2120立方米,出水水质相关指标实现地表水V类标准,有效破解了农村污水治理的难题。“目前,随着‘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在新绛县深入实施,我们在农村已建设32座污水处理站和污水收集池等治理设施,可以覆盖全县近一半的行政村。下一步,将按照规划,有序推进全县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市生态环境局新绛分局副局长吉晓民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