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16
金风送爽,鲜柿飘香。眼下,临猗县角杯镇柿子进入集中采摘期,远远望去,一树树橙红透亮的柿子,如同一盏盏红灯笼挂满枝头,照亮了百姓甜蜜新“柿”业,映红了产业振兴新图景。
走进角杯镇万亩柿子种植基地,阵阵果香扑面而来,正值采摘季的柿子映入眼帘,外形浑圆饱满,色泽橙红诱人,柿农们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采摘,确保成熟的柿子第一时间销往市场。
“我今年种了15亩柿子,主要品种是‘七月黄’。‘七月黄’因其通常在农历七月成熟而得名,它的货架期相对较长,能持续卖到中秋节,亩产1万斤左右。”柿农裴永明一边采摘,一边向记者介绍,与普通品种柿子相比,“七月黄”上市较早、货架期长,且易管理、产量高。这些优势使得“七月黄”在市场中颇具竞争力,日渐成为广大柿农心中的“致富果”。
角杯镇西临黄河,光照充足、水源充沛、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为甜柿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想要确保柿子的优良品质,还需“精育严控”的“保驾护航”,柿农们在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循科学管理,采用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使用,从源头上把控柿子的品质。“2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树枝还田,自然循环’的办法。基本上不用肥料,你看这土壤都是黑的,说明有机质含量很高,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柿子更安全、更营养、更可口。”朴实的言语中,蕴含着裴永明20余年的柿子种植经验。
清甜的果香从田间地头一路弥漫到收购网点。不多时,裴永明和其他柿农纷纷带着刚刚采收的新鲜柿子前往村里的收购网点。满载柿子的三轮车排成了长队,柿农们小心翼翼地将一筐筐精心挑选的柿子卸下车,验货、过秤、分拣、装箱、装车,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来自安徽宿州的客商耿祥群算得上半个临猗人,今年是他第十年来角杯镇收购柿子,凭借长期稳定的合作,早已和当地农户、收购点形成了成熟的产销对接关系。“今年预计能收60万斤左右。每年的销量都比较稳定。”耿祥群告诉记者。
在巩固传统线下销售渠道的同时,角杯镇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走进位于角杯镇潘侯村的临猗县果仪佳农产品有限公司,电商主播正通过电商平台向网友介绍临猗柿子的特点。借助电商平台,临猗柿子不仅卖到了全国各地,而且切实增加了果农的收入。“这几天每天线上可以接两万多单,当天接单,我们当天就发货,确保客户吃到最新鲜的柿子。”临猗县果仪佳农产品有限公司经理常鲜萍告诉记者。
近年来,火红的柿子有效带动了柿农增收致富,更串联起百姓的幸福生活。临猗县柿子种植历史悠久,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目前,该县柿子种植总面积达7万亩,主要种植涵盖早中晚熟的“阳丰”“太秋”“七月黄”“火葫芦”等10余个品种,年总产量1.75亿公斤,年总产值达6亿元。
记者 董战轩 特约通讯员 闫豪杰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