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新农人”和“新农机”如何携手并进?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16

记者 刘凯华


三秋时节,在广袤的河东大地,农机与科技正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从垣曲到盐湖,从技能培训到智能农机推广,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更智能,也让“新农人”群体逐渐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新农人观摩学习新农机

在刚刚结束的垣曲县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考核现场,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农机手鲁文鑫格外引人注目。她放弃城市的工作机会,投身家乡的农机事业。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响起,鲁文鑫挂挡、起步、转弯、作业,一系列操作干脆利落,展现出扎实的操作手法。她表示,如今的农业早已不是传统印象里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充满科技感与发展潜力的领域。

通过系统学习,她希望把先进的农机知识用在田间地头,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便捷。垣曲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推进集中培训和精准对接,确保高素质农机手“用得上、留得住”。

在盐湖区,随着秋收的到来,农机“大体检”全面展开。走进李三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各类农机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紧张地对旋耕机、收割机等设备逐台检修。合作社每天要检修三四台机械,确保关键零部件保养到位。与此同时,盐湖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检修和安全宣传,确保每一台农机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三秋”生产。

数据显示,今年秋收季,盐湖区将投入6500台(套)农机,预计9月中旬前全面完成检修,为颗粒归仓打下坚实基础。

在盐湖区运农滴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举办的“大疆杯”农机维修工暨农机操作手无人植保机培训技能大赛中,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的30名选手同台竞技。比赛涵盖拖拉机维修、谷物联合收割机调试、无人植保机飞防等多个项目,既有实用性,又富含趣味性,最终评选出多类个人奖项。此次比赛,既是选拔优秀人才代表运城出征省级赛事的契机,更为广大农机从业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随着农机装备的智能化、精准化发展,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积极探索服务模式,才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高效支撑。

在盐湖区泓芝驿镇,智能农机的现场演示则让农户们直呼“大开眼界”。在丹霞红梨全程机械化提质增效技术装备推广示范现场演示培训会上,清园、施肥、植保、采摘、运输等环节全程机械化,真正让果农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力量。“比人工强!”一位果农直言。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有了这些机械,果农劳动强度会大大降低,效率会显著提高。盐湖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快推广“省力化、轻简化、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技术,培育一大批机械化专业人才,推动果园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从垣曲的“新农人”培训,到盐湖的农机检修,再到全市范围内的技能大赛与智能农机推广,不难看出,我市正以人才培育为先导,以装备升级为支撑,以赛事交流为桥梁,不断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在运城,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和“新农机”正携手并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