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七旬老人跨越千里安“新家”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12

□巩崇吉

远在河北秦皇岛的退休干部,为什么会入住到运城永济市安居康养中心?说起来有一段曲折而温馨的故事。

年逾七旬的周连有老人,人到老年身体每况愈下,2013年开始多次出现脑出血,几乎失去自理能力。2018年,他和老伴周丽兰回到原籍永济市安度晚年,谁料2023年病情复发,很是危险。反反复复的病情不仅影响了周连有老人,爱人周丽兰10余年吃喝拉撒睡悉心照料亦感到心力交瘁。于是,她开始留意为老伴找个合适的养老机构,让他可以过得舒服一些。就这样,在自己工作过的秦皇岛市、儿女工作的上海市,还有家乡周边县(市、区)多处考察,居家养老、聘用住家保姆也都尝试过,总有些不合适的地方。一次偶然机会,他们慕名来到试运营的永济市安居康养中心咨询,经历一番考察、体验之后,决定就在这里安心养老,于是在今年3月8日,他们一起办理了入住手续。

“鞋子紧不紧,只有脚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两位老人对安居康养中心的环境氛围、品质护理、餐饮膳食、细节照料、文化生活等都很满意。于是,周丽兰老人“得陇望蜀”,提出“整体搬家”的想法,计划在这里度过余生。老两口积攒了大半辈子的“老古董”,样样舍不得扔,即使将他们单独租住的公寓式标间摆满,还是放不下。周丽兰老人就请求中心负责人为他们租住的包间“量身订制”一排壁柜。本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不料负责人对这些“分外要求”一一照准,还专门为他们购置了一台小型“迷你”洗衣机,使公寓变成了一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新家。“啥叫个性化解决方案,走遍山南海北,俺的体会最深。”周丽兰老人话语里充满感激。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既然把这里当成新家,周丽兰老人便像主人翁一样乐于奉献。一是“端午节”前夕,她精心选购了粽子等精美零食百余份,分送给每位入住老人和护理人员,表达心意;二是让远在上海的儿子专门选购了数千元的健身器材,与入住老人共享;三是不辞劳累,甘当“义工”,带着一名实习生,将康养中心阅览室里数千册各类图书,一一登记造册、分门别类、摆放上架、做好标识,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借阅。

“有缘千里来入住,千里之外有牵挂。”远在上海打拼的儿女,只是听父母说康养中心遂心如意,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近,儿子带着上小学的孙子,从黄浦江畔来到中条山下,亲眼见到了两位至亲美满舒适的晚年康养生活。一家三代的天伦之乐,被大家用视频记录下来,借助传输电波,诉说着敬老爱老的人间佳话……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