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临汾日报时间:2025-09-08
初秋时节,走进古县古阳镇凌云村的油葵种植基地,一幅丰收的画卷映入眼帘。阳光的照耀下,大片油葵竞相开放,在田野间铺就一片灿烂的花海。不远处,另一些油葵已沉甸甸地弯下腰,颗颗圆润饱满,散发着诱人的丰收气息。
这片充满希望的油葵地,是今年凌云村首次尝试种植的“试验田”。凌云村集体经济薄弱,为打破这一困境,村“两委”班子主动担当作为,多次外出考察调研、反复论证,最终大胆决定引种油葵,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
为实现连片规模化种植,凌云村以每亩3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了170余亩土地。“看,这些油葵的长势非常不错,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站在田埂上,凌云村党支部委员杨云峰随手剥开一粒饱满的葵花籽,脸上满是喜悦与自豪。他介绍说,今年油葵长势良好,预计整体产量十分可观,大家对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
油葵的种植充分利用了凌云村核桃林地,大幅提升了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凌云村有众多树龄超百年的核桃树,核桃是村民增收的传统经济作物,但核桃地里不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导致土地效益未能完全发挥。为此,凌云村发挥油葵的特性,独创出“核桃+油葵”林下立体种植模式,“树上结核桃,树下产油葵”,有效盘活了核桃林地,实现了核桃树与油葵共生共荣,取得了“一地双收”效果。
油葵的种植还为凌云村带来了“生态+旅游”的双重惊喜。凌云村毗邻霍山云顶小镇,每到油葵开花的季节,大片金灿灿的油葵成为了山间最亮丽的风景线。连片的油葵与百年核桃林相映成趣,吸引了周边县市乃至外地的众多游客专程前来观赏打卡。游客们穿梭在田地间,或拍照留念,或亲近自然,不仅为油葵基地增添了旺盛人气,也为村里带来了一定的旅游附属收益,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美丽经济”的魅力。
油葵即将成熟,凌云村早早为葵花籽的销路做好了规划。村里与食用油加工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收获的油葵籽直接由加工厂加工,转化为食用植物油。这种“田间到工厂”的直供模式,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有效保障了村集体收益,为油葵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我们今年种植的170余亩油葵,现在已经进入成熟阶段,预计还有一个多月就能采收。”杨云峰站在油葵基地里,望着眼前这片丰收的景象,语气中满是自豪,“油葵种植是我们村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实践,它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通过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们看到了林下种植的经济效益。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总结今年的种植经验,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同时做好市场调研,计划明年扩大种植规模,激发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为后续引导更多人参与油葵种植、拓宽增收渠道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的凌云村,以“核桃+油葵”为起点,正一步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林下经济之路,通过不断创新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让林下经济真正成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为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添砖加瓦。
文/图/视频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军 尹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