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我市高效联动化解汾河入汛首轮洪水风险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22

本报讯(记者 付 炎)近日,受上游支流临汾市古县洪安涧河洪水影响,汾河干流迎来今年入汛以来首次较大洪水过程,8月16日22时,汾河新绛站流量达到345立方米/秒。面对严峻汛情,市水务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防汛工作部署要求,迅速响应,于15日晚紧急启动防汛应急机制,坚持“精准预警、提前布控、联防联控”原则,全面组织沿汾各县(市)开展科学防汛,确保了洪峰安全过境,未发生险情灾情。

精准预警,科学研判。8月15日21时48分,接到汾河支流洪安涧河东庄站流量达400立方米/秒的紧急通知后,市水务局立即组织会商研判,迅速向沿汾新绛、稷山、河津、万荣四县(市)发布预警,要求全面进入应急状态。22时30分,洪安涧河东庄站流量上涨为701立方米/秒,随后,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实时跟踪汾河上游柴庄及本地新绛、河津等水文站水情,滚动发布汛情信息,为市县科学决策和精准调度提供有力支撑。

提前布控,应撤尽撤。市水务局坚决贯彻“早防快撤、应撤尽撤”要求,迅速组织13个防汛工作组共117名工作人员,对汾河干流重点河段、薄弱堤防、穿堤建筑物等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提前撤离沿河堤防、汾河公园等危险区域人员,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行洪区域,切实落实防汛预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县联动,凝聚合力。面对跨区域洪水的挑战,市水务局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一方面对接省水利厅实时掌握调度要求,另一方面联合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站建立“半小时级”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各县(市)通报流量、水位变化,确保指挥体系响应迅速、决策精准。同时,推动县际信息互通、力量互助,形成全市防汛“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各县协同,共筑防线。在市水务局的统一指挥下,沿汾四县(市)迅速行动、密切配合。新绛县作为洪水入境第一站,连夜关闭穿堤闸门,同时打开钢坝闸腾库,紧急撤离河道作业机械与人员,以扎实工程基础和迅捷响应稳守首道关口;稷山县成立5支防汛小组,组织巡查责任人和技术骨干24小时坚守一线,依托精准监测实现洪峰安全过境;河津市派出4个技术组深入乡镇一线,现场指导封堵排洪管口、劝离闲散人群,并逐时滚动报送水情,以技术下沉筑牢防线;万荣县提前会商研判,组织民兵抢险队伍备勤,县领导带队巡堤,保障洪水顺利入境并安全汇入黄河。四地措施有序衔接、协同发力,共同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经过55个小时持续监测与科学调度,至8月18日5时,汾河洪水顺利汇入黄河。本次洪水防御实现人员零伤亡、堤防无险情,应对工作圆满完成。自8月15日紧急预警到20日8时洪水安全过境入黄,全市水务系统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通过科学预判、精准调度和高效联动,有效化解了入汛首场洪水风险。

市水务局将系统总结本轮洪水应对经验,持续关注雨情水情变化,不断强化监测预警、应急值守和风险排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后续防汛工作,打赢防汛安全保卫战。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