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南山百里廊道生态“蝶变”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21

生态廊道绿意盎然 记者 茹雅 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南山百里廊道的生态“蝶变”,正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盐湖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盐湖区林业局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本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原则,系统化推进南山百里廊道及荒滩生态修复工程。该工程在实施南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基础上,综合提升林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使一片片荒滩“摇身一变”,成为造福群众的生态绿林,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画卷正在此徐徐铺展。

荒滩变绿林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在荒滩乱石上种树,难度可想而知。而如今在南山脚下,一棵棵绿树正在石缝中顽强生长,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蕴蓄着无限生机与希望。

8月18日,记者跟随盐湖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石岩,来到盐湖区东郭镇刘范村的荒滩生态修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长势正好的小皂角树,周围还种有白皮松、国槐等常绿树种。

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罕有人至的荒滩。“以前由于长期无序开采,南山一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遍地乱石、漫天飞沙,水土流失严重,环境差得很。别说市民和游客了,当地村民都不愿意靠近。”望着眼前的景象,石岩感慨地说。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部署,盐湖区林业局自2017年起将南山地区列为造林绿化重点,在解州镇至东郭镇沿线实施南山百里廊道及荒滩生态修复工程。工程秉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原则,通过地形整治、土壤改良和科学种植三大举措,系统化推进生态修复。

截至2023年年底,该工程已全面完成生态修复及绿化工作,累计修复面积超1万亩,覆盖解州镇、东郭镇及南城街道多个沿山村域。经科学种植养护,树木成活率超90%。目前由专业管护队负责养护,后续将适时移交村集体管理,皂角树等经济林木的收益还能助力村集体经济提升。

随着荒滩蜕变为绿林,周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沿线村民纷纷表示:这几年南山脚下变化太大,空气质量好了,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也常出现,闲时遛弯赏景格外舒心。

处处皆美景

休闲空间不断拓展

这项民生工程带来的福祉,不只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那么简单。高速出入口及道路两侧通道绿化工程的实施,不仅串联起沿线景点,更以成片绿林搭配公共设施构建起多个小游园,为市民游客增添了休闲游憩空间。

驱车行驶至运城南高速出入口附近,满目皆是葱茏绿意。道路两侧的小游园内,各类绿植错落有致、生机盎然。每日清晨与傍晚,市民游客常漫步林间步道,或静坐于休闲座椅上,尽享惬意时光。

为提升高速出入口形象与“颜值”,满足群众游玩需求,盐湖区林业局于2020年启动运城南高速出入口景观绿化工程。作为南山百里廊道及荒滩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占地600余亩,在打造生态林地景观的同时,配套建设了停车场、步道、休闲座椅及景观小品等设施。

谈起工程实施后的变化,南城街道柏口窑村村民感触尤深。“以前高速口周边是荒地,全年风沙不断,村民都不敢开窗。”村民李先生说,“现在环境大变样,我天天带孩子在游园里散步。”

生态环境改善带动乡村“蝶变”。柏口窑村依托区位优势打造的休闲文化街,已形成涵盖餐饮、民宿、文创的产业集群,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昔日荒滩旁的村庄,如今在绿意环绕中焕发新生机,生态红利正逐渐转化为发展动能。

齐心共维护

绿水青山永续绵延

当天下午,驱车行驶在虞坂古盐道上,车窗两侧绿树成行、生机勃发,盐湖区林业局专业管护队的工作人员在树下进行除草作业。

“树木长势好不好,关键在养护。”石岩介绍,在推进荒滩造林的同时,该局同步制订了详细的树木养护计划,由专业管护队定期开展浇水、除草、修枝等管护工作。针对今年持续的干旱天气,管护人员特意增加了浇水频次,全力保障树木生长所需水分。

绿色空间需要共建共享。守护现有生态修复成果,仅靠专业力量远远不够,更需带动市民共同参与扩绿、兴绿、护绿。2019年,该局启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积极对接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常态化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着力提升市民植绿、爱绿、护绿的意识,营造共创共建森林城市的浓厚氛围。

如今,这项义务植树活动已连续开展6年,每年植树面积达200亩。截至去年,南山一带1000亩裸露土地已全部被绿树覆盖。今年,该局将义务植树活动延伸至盐湖北坡,相信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蓬勃绿意将沿着盐湖两岸进一步蔓延舒展,进一步绘就山水城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记者 樊慧敏

城市心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唯有转变观念,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才能使绿色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亮丽底色,绘就山水城融合的美好生活图景。

当荒滩沦为阻碍城市进阶的“生态疮疤”,便需直面难点、打通堵点,在乱石嶙峋中开辟绿色发展的新路径。采访中,石岩感慨:“这几年,南山片区凡是能种树的地方都植满了绿意,如今从空中俯瞰,已难觅黄土裸露的痕迹。看着曾经的荒滩蜕变成这般生机盎然的模样,我们林业人心里总算踏实了。”

如今,绿意在山水中流淌,幸福在城乡间蔓延。经过修复后的荒滩,不仅成为南山脚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让周边群众多了休闲游玩的去处。相信随着片片林海日益繁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必将如这绿意般愈发深厚绵长。 

 记者 樊慧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