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云端漫游记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19

王金姗

赴重庆参加大学同学的婚礼,酒酣宴罢的喧嚣还未散尽,便已拖着行李箱赶往机场。返程竟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我依旧习惯性选了靠窗的座位,刚坐下便迫不及待掀开遮光板……

雾蒙蒙的重庆,此刻竟格外晴朗,飞机轰鸣着攀升,城市轮廓渐渐铺展开来。这座被称为“山城”的城市,此刻彻底显露出与平地截然不同的筋骨。起伏的山峦像沉睡的巨兽,脊背被浓密的植被覆盖,深绿、浅绿、墨绿,层层叠叠,顺着山势起伏流淌,又被穿城而过的江水拦腰截断,化作蜿蜒的银带。那些需抬头仰望的高楼,此刻成了巨兽身上细密的鳞片,错落嵌在绿意里,千厮门大桥像玩具积木一样横亘在嘉陵江水道上方。“重庆是3D魔幻城市,路是绕着山长的”,此刻从高空望去,才真正懂了这话的意思——连道路都顺着山势的肌理蔓延,像给大地系上的丝带,难怪大家总说“有导航在这里也会迷路”。

随着飞机到达巡航高度,舷窗外的蓝天被午后阳光洗得透亮,白云像被扯开的棉絮,蓬松地浮在湛蓝的背景上,连空气都仿佛被滤去了尘埃,干净得像幅流动的水彩画。人坐在机舱里,浸在画中随气流轻轻浮动,连呼吸都变得舒展。

时间过得很快,穿过一层轻薄的云絮,飞机开始缓缓下降。大巴山的轮廓在云隙间若隐若现,山脊线像被巨斧劈开的裂痕,硬朗而苍劲的山脉褶皱里渐渐冒出人家,一户户小小院落沿着山侧的狭长地带排开,依着地势高低错落,有的藏在山坳里,有的被悬于坡上。山脚下必有溪流,水色清亮得像条玻璃带,沿着山体打了个弯,又匆匆奔向远方。忽然就懂了古人说的“依山傍水”,原是最朴素的生存智慧——把家安在自然的臂弯里,既能借山势挡去寒风,又能凭水流滋养生计,连日子都跟着稳妥起来。

机翼下的风景渐渐换了模样。秦岭的余脉铺展开来,比大巴山更显绵长,像大地伸出的手臂,温柔地环住一片天地。一条浑浊的黄带反着光突然撞入眼帘——是黄河!它不像在地面看到的那般汹涌,反倒像条性情平和的巨龙,在群山间蜷曲着身子,九曲十八弯地向前蠕动。河湾的转角处,像地图上描绘的那般清晰,仿佛能看到永济的鹳雀楼矗立,白日正悬在楼顶上。

中条山的影子横在了前方,山巅的关帝圣像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那座高达八十余米的世界最大关公像,像尊守护神立在山巅。飞过山就是盐池了!平日里站在池边看是茫茫一片,此刻从高空望去,比在南山上看到的更让人惊叹,盐池竟被分割成无数个方方正正的格子,像在大地上铺了块巨大的棋盘。阳光斜斜照在池面上,隐约能看到格子反射着不同的光,像打翻了的调色盘,细碎的光斑随气流轻轻晃动,神奇得让人移不开眼。飞机继续飞,运城中心城区的轮廓慢慢在视野里清晰起来。平日里觉得无边无际的城,此刻缩成了脚下的微观模型:纵横的街道像棋盘上的线条,汽车在“线条”上像甲虫般缓缓挪动,行人早已小得看不见,只有偶尔掠过的公交车,还能辨出模糊的轮廓,熟悉的南风广场只剩指甲盖大小。记得上次在广场散步,觉得这里大得能装下半个城的人,此刻却被机翼轻易遮去了大半。我忍不住对着窗外笑起来,原来站在云端看人间,真的能把日子过成童话。

再往前是禹都公园,碧绿的湖面像块被擦亮的翡翠,飞燕桥像道轻巧的弧线横跨其上,平日里站在桥头能看见的粼粼波光,此刻都敛成了一片平静的白,只有阳光掠过的地方,才泛出几缕银斑。冰凉的舷窗此刻被阳光烤得热乎乎,我把脸贴在上面,眼睛像雷达般在楼群里搜索——啊,找到了!自家小区那几栋黄色的楼,挤在一起,像童话里被缩小的城堡,楼前的树都成了针尖大的绿点。赶紧掏出手机拍下照片,心里念叨着:看,这是几千米高空的家呢,风都带不走它的模样。临近降落,飞机仍在缓缓往东飘。夏县的白沙河像条闪着光的绸带,绕着县城蜿蜒向前,河岸边的柳树是模糊的绿影。远处的瑶台山上立着一座古塔,塔身的青砖在阳光下泛着浅黄,据说已经站了几百年,此刻像个固执的坐标,守着一方水土的记忆。正疑惑怎么飞到了夏县,机身忽然轻轻一侧,像被无形的手拨转了方向,朝着运城机场的方向斜斜飞去。

随着飞机高度的下降,身下的村落渐渐清晰起来。北方的院子果然讲究啊,几乎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方方正正的院落像块块豆腐,被田埂和小路整齐地隔开,像给豆腐块缀了点绿。一户户挨得近,却又各有边界,整整齐齐凑成一个村,村外是成片的田野,把村子温柔地抱在怀里。忽然想起爷爷说的“种地要挨田,住家要挨邻”,此刻从高空看,才明白这朴素的排列里藏着多少生活的智慧——种地方便,邻里串门喊一声就能听见,连炊烟都能在村子上空凑成一团暖雾。

掠过夏县城区,空港的建筑越来越近,飞机的轮子轻轻触地,一阵颠簸后,机身渐渐平稳。再次透过舷窗往外看,停机坪上的飞机排着队,航站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运城”两个红色大字看得真切,我望着窗外掠过的地勤车辆,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前一天还在重庆江边看夜景,此刻再次踩在运城的土地上,走出舱门时,风带着熟悉的味道扑过来,云端的一路风景像一场梦,而“回家”两个字,是这场梦最温暖的收尾。真好啊!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